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中国核电“粮仓”再次扩容(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1日   第 17 版)

  本报讯 记者朱学蕊报道:记者7月14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集团两大核燃料元件基地之一的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日前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可满足30个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换料需求。

  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28台。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今年5月16日印发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在运在建核电2015年达到5800 万千瓦、力争 2017 年底 8000 万千瓦”的建设目标,我国核电新项目重启已经迫近。而伴随着核电的发展,作为核电站的“粮食”的核燃料元件,其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

  据中核集团介绍,为了更好地、更专业地发展核燃料产业,其专门成立了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负责铀纯化、铀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的生产、供应与服务,以及核材料的研发、加工与供应。此外,核产品专用机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等也在业务之列。

  而经过发展,目前中核集团已经掌握了世界上主要类型的压水堆、重水堆等核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产能可完全满足国内所有核电所需的全部核燃料元件。

  据记者了解,中核建中自1986年自主建成我国第一条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以来,该基地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年产金属铀从75吨到200吨,再到400吨,直至800吨。具备300WM、AFA-2G、AFA-3G、全M5AFA-3G、VVER-1000、TVS-2M等压水堆燃料元件的制造能力。近20年来,为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福清、宁德、红沿河、阳江、巴基斯坦等核电基地提供了近9000组高质量的核燃料组件,无一因质量原因破损,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核集团另一个核燃料基地——中核北方拥有5条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分别为重水堆、AP1000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提供核燃料元件。

  除了国内所有核电站所需核燃料组件配套制造生产能力,中国还要有自己的核燃料。据悉,中核集团已经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核燃料品牌——CF系列。目前, 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元件自主设计、锆合金技术问题。2017年开始,CF系列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

资讯
2015年核电装机入国际核企前5
中国核电“粮仓”再次扩容(关注)
暑期走近真实核电站
三门1号机组循环水泵A带载启动试验完成(图片新闻)
电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