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孙村煤矿破题“深井原煤运输模式”

本报记者 别凡 通讯员 张丽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14日   第 10 版)

  “几乎是‘零’投入,没上成套自动化设备,我们就成功对2224原煤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近日,孙村煤矿机电工区区长朱涛惊喜的发现,一根小小的通讯电缆替换下了8名皮带机司机、6名机道清理工。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孙村煤矿目前共有6个采区,原煤采用皮带接力式运输至地面,环节多、设备多、人员多,担纲此重任的机电工区在册人员曾一度达到520多人。面对27000米皮带运输系统的“三多”问题,该矿通过优化系统、合并岗位,将机电工区人员减至260余人。

  “兵”少了,但“阵地”不能失守。如何利用现有人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成了摆在朱涛面前的一道难题,“比如,2224工作面需要5部共计2650米皮带,才能把原煤运输至后一采区煤仓,如果依照过去模式进行岗位设置,8个人都嫌少。”

  “在守住安全‘红线’前提下,常规思维、常规动作释放的红利越来越有限。”该矿负责人坦言,“散胡椒粉”式的传统系统运行维护模式已不合时宜。为此,孙村煤矿颠覆传统思维,树立问题意识,破题“深井原煤运输模式”。

  该矿选择2224原煤系统作为试点,将全部岗位人员撤出,由技术骨干蹲点观察“自然状态”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对影响系统效率的环节、造成事故的隐患,从潜伏期到显现期进行写实,分析诱因,制定对应措施。

  “整个过程就像培植病原体,只有这样才能研制疫苗。”多次写实后,该矿发现根源在皮带相互搭接上,“过去,在两部皮带之间采用挡煤皮带,一旦有大块矸石,很容易造成淤埋机尾这样的大隐患。”朱涛说,这正是不得不安设多名职工维护系统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该矿组织人员研制了悬空挡煤板,安设在皮带机探头架子部位,为煤流顺利过关签发了“绿卡”。同时,为5部皮带机安装随机保护装置,并敷设通讯电缆将其全部串联。现在,只需要一名岗位工即可控制全部皮带开停。一根电缆实现了200万成套自动化设备的效果。

  “系统撤人不是非得上自动化装备不可,只要把容易发生的事故的部位进行改造,消除事故点,就可以放心撤人。”2224原煤系统的成功,让朱涛对此模式的推广信心大增。

  此外,孙村煤矿还通过“抓设计、抓安装、抓改造”,实行划片管理,采用“大兵团”维护模式,进一步保障了原煤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在原煤运输系统设计与安装环节,实行“监理”制度。由机电工区选派人员提前介入,全流程参与其中。“在哪个地方摆机头、按转载点才能最顺手,我们使用单位最清楚。”该矿机电工区副区长米英国说,“这样从根源上避免了系统‘先天不足’,排除了一旦竣工发现失误却为时已晚的现象。”

  将运行与维修职责分离,集中有限维修人员组成3队“兵团”,采用 “游击战术”,快速对系统进行循环维护,确保干一样成一样。

  在运输系统设备机械维护环节中,为维修人员每人每天发放一包润滑油脂,以勤加油杜绝设备因磨损发热带来的事故。

  在运输系统设备电器维护环节中,对3项内容实行强制检修制度,即:紧固接线柱,清理防爆腔,进行绝缘遥测。

  “我们工区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了电器设备零事故,每个人多拿了1100多块钱的奖励。”该矿机电工区职工董辉高兴地说。

资讯
今夏煤炭去库存任务艰巨
孙村煤矿破题“深井原煤运输模式”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座谈会召开(关注)
“实操课堂”打造技术精兵(图片新闻)
一名普通矿工的煤海人生(基层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