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记者独家获悉,去年6月29日被冲走的鲁地拉生态放水孔闸门已经找到,生态放水孔已于今年3月初顺利封堵,鲁地拉水电站目前正在正常蓄水发电。截至记者发稿时,鲁地拉水库已蓄水至1218米高程,超过汛限水位6米。
水电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该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环保部门有必要针对水电工程环保出台具体标准,从而指导水电企业加强水电工程环保工作。
生态放水孔到底有多大的必要?
鲁地拉水电站,是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梯级开发的第七级电站,横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大理州宾川县,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电源点和云南省“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根据设计报告,该电站总装机216万千瓦,总投资219.5亿元,平均年发电量99.57亿千瓦时,同时兼有水土保持、航运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
2013年6月29日,正在准备下闸蓄水发电的鲁地拉水电站,随着“轰——”地一声巨响,工作人员发现大坝生态放水孔闸门找不到了。这突如其来的事故震惊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和国家能源局。因为就在不久前的6月17日,水规总院组织的鲁地拉蓄水验收专家组,在昆明召开了鲁地拉工程蓄水验收会议。会议认为鲁地拉工程具备底孔下闸蓄水条件,同意在6月下旬下闸蓄水。
“出事之后,从6月到12月,半年的时间,专家组来了不计其数。”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回忆道。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抢救工作拿出了两种方案:“大铁球方案”和“戴口罩方案”。
“大铁球方案”即用一只重达百十吨的大铁球放入水库底部,借助孔口形成漩涡的吸力将铁球吸入洞口起到封堵作用。“但是后来考虑到不能确保一次性、大面积封堵,造成生态放水孔洞内负压产生强大吸力对大坝安全造成隐患,放弃了。”上述知情人士称。据了解,就在今年1月中旬闸门“尸首”在消能池被找到的时候,面板已撕裂成三大块,缺一小块未找到。
“戴口罩方案”,也就是后来采用的“拍门方案”,即在枯水期重新打开导流洞过流,在生态放水孔洞口外重新封上一块闸门。“从现场情况来看,生态放水孔还算结实,经过半年的冲刷结构没有被破坏。只是因为后面与通气孔相连,大约80米的高差,生态放水孔的底板被砸出了一个约50公分的坑,表示冲刷痕迹并不是很严重。”上述知情人士称。
由于鲁地拉生态放水孔是国内第一个,业内人士认为,设计施工各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也给行业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种临时性的生态放水孔到底有多大的必要?
所谓临时生态放水孔,即为了保证导流洞下闸至底孔放水这一过程不断流而设置。“这个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小时,主要看来水流量和下游河床的情况,使放水量达到不低于400m3/s 的生态流量,完成使命之后就可以封堵了,所以生态放水孔闸门说穿了也就是个临时闸门。”一位不愿具名的水电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这一段时间下游河床“有水”而在大坝上建设这个临时性生态放水孔,却牵涉到大坝承重、受力和抗压等多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时,有关此次事故的调查处理结论还未公布。
环保标准亟待建立
根据环保部2013年6月5日公示的《关于公示2013年5月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调查结果的通告》,“(鲁地拉水电站)工程整改完成并经环保部同意复工后,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落实了枢纽工程建设区各项环保措施及工作,建设了临时生态放水孔、鲁地拉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等设施。”显然,在鲁地拉建设临时生态放水孔是环保部的明确要求。
“但现在我们担心的,不是环保部门要求多,而是缺乏标准。”一位企业人士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我国现行的环保要求,几乎都只是一个行政指令,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规范。以怒江为例,环保人士要求保护的云纹鳗鲡(俗称“蛇鱼”),多年来从未在怒江出现过。当地人们也只是道听途说,某位专家曾在下游某个餐馆吃饭时在餐桌上见过这种鱼的骨头,但没来得及捡回去做研究。
“水电企业做环保,通常要委托专业机构去做。实际上,生态系统、物种群落的调查,如何保护珍稀鱼类和动植物,应该由环保部门加强基础研究,然后提出具体的保护标准和措施。比如修建鱼道,什么样的鱼道是有效的?在什么样的河流生境和水流条件下采取何种鱼道形式?现在的要求太笼统了,没有标准。鱼类学、生物学的研究,想靠企业去完成,不可能做得到的。”这位企业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