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80项工作,在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中,工信部牵头负责的工作包括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对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等9项,参与配合的工作共23项,与工信部相关的工作共25项。” 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日前向《中国能源报》记者透露。
上述人士说,为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更有效开展,他们建立了部内协调工作机制。目前,正在制定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方案,“工业领域用煤存在散、小,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但也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点。”
工业是治污重点领域
据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透露,工业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工业领域能源消耗占全社会7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占90.3%、70.9%和83.4%。
对此,该人士表示,降低工业领域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既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需要,也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为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装备
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认为,一方面工业领域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工业领域还肩负着重要任务,即为污染治理提供环保技术装备。
2011年,我国发布了《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环保装备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污染物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环保装备远远满足不了治理的需要,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扶持。”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据介绍,《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和鼓励研发大气污染治理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8大类96项产品和技术。
“工业是为全社会提供产品的部门,为了更好地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和保护环境,就必须考虑如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产品。” 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说。
实现源头预防
据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透露,今年1月发布的《京津冀地区工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正是为了从源头预防污染物的产生。在该人士看来,清洁生产是目前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最有力的措施。在治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源头预防。
实际上,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以来,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将实施清洁生产作为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支持、强化服务,工业领域清洁生产推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说,2012年初出台的《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工业清洁生产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提高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此外,还提出要加快化学需氧量削减技术、氨氮削减技术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进步。
工信部节能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生态设计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十二五”期间,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综合考虑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生态设计发展趋势,选择代表产品,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逐步完善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加快研发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奠定产品生态设计的技术基础。
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大气污染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为此,地方承担的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严重依赖重化工业的地区,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