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不断圆梦的“科研达人”(科技人物)

——记浙江省电力公司第三届劳动模范潘建乔

本报特约撰稿 林洁 本报记者 贾渊培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5月19日   第 28 版)

  “从单打独斗到带动团队一起前进,才感觉离科研梦越来越近。”是潘建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4月25日,在浙江省平湖市供电公司变电技能工作室,工作室“掌门人”潘建乔正在与同事钻研探讨“怎样防止变电所小车开关储能电机烧毁”这一新攻关课题。

  今年51岁的潘建乔有着30年过硬的变电运行工作经验,因不断技术攻关、科研创新,7次获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获七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4篇。因厚重累积,潘建乔拥有浙江省“知识型职工”标兵、浙江省电力公司“五级人才”等多个荣誉称号。

  QC攻关路由窄变宽

  自1984年10月进入平湖市供电公司工作,潘建乔就与“变电”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面对冰冷的设备和枯燥的值班工作,他却总是怀着梦想去寻找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并沉迷于每次创新过程的痛苦“蜕变”中。

  2003年,嘉兴电力系统利用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巡视变电设备刚刚起步,潘建乔在用红外测温成像仪巡视变电所时,就发现主变超温达120℃的重大问题,由此他对红外测温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利用红外线反射成像测温的原理,并以此展开QC活动。他将变电模拟设备作为参照物,将镜子、与手持红外测温成像仪的人作为移动目标,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对反射到镜子中的变电设备进行测温,分析反射特性,找出反射测温的补偿系数,论证出镜像反射测温法的科学性。

  这项QC成果实现了在肉眼看不到的角度也能测温的目标,获得了华东三省一市QC成果发布优秀奖。应用这一红外监测技术,累计发现缺陷百余例,积累下宝贵的科研试验数据。

  一个人带动一个团队前行

  “一个人搞科研是孤独的,而一个团队能开辟新天地。”2010年,平湖市供电公司成立了以潘建乔为“掌门人”的变电技能工作室。潘建乔既采用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地“传、帮、带”,又亲自带领员工建起仿真培训基地开展实战技能培训,为技术革新打好基础。

  工作室确立的“电力设备紧固件的现场修复与防腐技术研究”研究课题被浙江省电力公司列入了2010年度第一批县级供电企业科技项目计划。变电QC小组成员作为研发主力,研制出适合现场施工的钢铁紧固件表面修复的“四合一”处理液与防锈涂料配方,并在生锈的螺栓紧固件上完成了成功试验。

  在做好“份内事”之外,潘建乔又开始“跨界行动”。每年的迎峰度夏对负荷准确预测是个大难题。2013年,潘建乔指导调控中心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研究“电力负荷的短期预测”。调控人员以建立电子表格的方式制作负荷预测软件,但凭经验预测第二天的负荷造成较大偏差。

  在潘建乔的指导下,调控人员凭着几台电脑,解决了之前靠人工经验预测的问题,将短期负荷预测准确率由91.54%提高到95%以上。凭借这一成果,该调控中心小组将2014年第八届“海王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优胜奖揽入囊中。

  尽管硕果累累,但潘建乔的创新脚步从不停歇,一有空就会琢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科技项目攻关,将新技术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马风玲:平凡工作成就精彩人生
资讯
关注
江苏姜堰:
电助菇农好收成(图片新闻)
不断圆梦的“科研达人”(科技人物)
于无声处闪光芒(科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