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天然气管道
向我国供气逾10亿方
本报讯 中石油日前发布消息称,中缅天然气管道“国门第一站”云南瑞丽站流量计显示,截至4月8日8时,中缅天然气管道今年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过10亿立方米,达到10.76亿立方米。
2013年7月31日,来自境外的天然气正式通过云南瑞丽站,8月3日云南瑞丽至禄丰段正式通气投产,10月2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正式全线贯通投产。10月25日,中缅天然气管道通过中卫至贵阳的管线与西气东输二线联网,并开始向川渝地区正式供气。
目前,来自缅甸的天然气已经覆盖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的20多个地市。中缅天然气成为优化西南地区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首选清洁能源。
(石文)
国家重大专项煤层气
项目技术试验启动
本报讯 延川南煤层气勘探开发区块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境内,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地貌,区内沟壑纵横,是中石化煤层气5亿方/年产能建设的主战场,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项目组(简称035项目),最近开展针对煤层气开发的准三维VSP、微地震压裂监测和井地电法压裂监测等系列技术试验。
在制定技术方案阶段,项目组针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对物探技术的需求,结合延川南煤层气实际生产的情况,确定在延川南区块W69井台作为此次系列技术试验的目标靶区。此后,联合开展了技术方案的研究,并且与华东分公司、同济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密集的交流和沟通,经过多次技术论证确定了全部技术方案。
经过前期的踏勘和技术准备,4月3日,第一炮零偏点激发成功,揭开了延川南准三维VSP技术试验的序幕。截至4月6日顺利地完成了延川南准三维VSP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原始资料。通过此次准三维VSP资料的初步分析,延川南煤地层反射波组清晰,能够为煤储层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特征提供可信的基础资料,达到了技术试验的目的。
(姚秋明 董健)
胜利油田一国家
重大专项获突破
本报讯 日前,由中石化胜利油田地质院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高温高盐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突破,课题研究成果在试验区应用效果显著。
据悉,该课题是国家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旨在通过化学驱新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
该项目自2011年立项以来,经过三年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科研人员研发了B-PPG、低张力泡沫剂等耐温抗盐驱油剂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深化认识了驱油剂加合增效理论和非均相复合驱油机理,实现了非均相复合驱驱油数值模拟,同时创建了Ⅲ类高温高盐油藏强化聚合物驱方法。
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特高含水期化学驱油藏开发,在孤岛中一区Ng3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矿场推广应用以来,中心井区目前已累积增油6.2万吨,提高采收率5.06个百分点。
专家称,随着项目研究进一步创新突破及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将为胜利油田化学驱年增油150万吨提供有力支撑。
(程强)
金陵石化环保装置
安全运行百天
本报讯 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4月11日发布信息称,公司“碧水蓝天”项目之一的催化烟气脱硫装置,平均脱硫率达90.2%,已连续满负荷运行超100天,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吨。
据悉,目前,装置每小时处理烟气13.96万标准立方,平均每天减少催化裂化二氧化硫排放1.5吨。经过处理的脱硫塔出口净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每标准立方60毫克,远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要求的每标准立方150毫克。
该公司在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后,针对装置的现场流程、特殊单体设备的操作规范,实施了新一轮优化操作培训,确保稳定运行。操作人员针对同类装置出现的烟囱管壁腐蚀减薄问题,定期对脱硫塔烟囱进行壁厚检测,对比数据调整操作,保证装置安全运行。技术人员跟踪实际操作数据,及时分析研究操作调整,不断优化生产条件,烟气脱硫率从一开始的83.5%提高到现在的最高95.6%。
(窦豆 周子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