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作业环境,同样受到安全制度的制约,有的操作者不发生事故,有的操作者却发生事故?
这就要求我们从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寻找答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事故的发生与人的情绪、注意力等方面有关。
有资料表明,大约有75%的事故,是操作人员在现场的情绪和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因此,重视对现场操作员工的精神状态,从细小处想方设法为员工排除心头的牵挂,才能让员工放心安心地工作。如油库员工进入工作现场之前,须将手机留在更衣室里,到中午吃饭时才能拿出手机看。成家的人怕妻子、孩子有事,青年男女则担心对方来电话,所以虽然手机不能进场,但心里总是有牵挂。后来某座油库统一将发油现场员工的手机存放在开票室,如有来电,开票员用防爆对讲机呼叫发油人员前来接听,并转告员工的亲朋好友上班时间不方便接电话,最好在吃饭时间联系。
通过这个细小的环节,把现场安全管理的关怀送到了员工心头,显示了管理人员安全底线的新思维。这个既重要又温馨的安全小举措,创建了置放手机的情真意切的“安全之家”,温暖着员工们的心,有力地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件事说明了现场安全管理,要力求一个“全”字。具体结合工作实际,把过程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地方全部化点切入,并纳入管理考核细则,使安全工作环环相扣,渗透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新的安全底线思维强化现场管理,对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四量拔千斤”的作用,促进了对本单位的重要岗位、相对薄弱环节的管理提升过程,持续了安全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