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排污权交易有望全国铺开

亟待法律配套支持,助其从政府主导过渡至市场主导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3月31日   第 18 版)

  财政部3月24日透露,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尽快在国家层面出台规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指导性文件。财政部、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联合起草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上报国办。

  2-3年将试点推向全国

  据了解,自2007年起,财政部会同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1个省(市)作为国家级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一些省份也自行选择部分(县)开展了试点。目前,累计拍卖排污权收入约20亿元,全部用于污染物治理投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创新了污染物治理筹资新机制。如浙江、湖南、山西等研究出台了排污权抵押贷款办法,仅浙江就有170多家企业通过排污权抵押贷款,获得污染物治理资金十多亿元。

  北京环交所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排污权交易对企业的经济激励在于,排污权的卖出方由于减排而使排污权剩余,之后通过出售剩余排污权获得经济回报,这实质上是市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可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染物减排中作用,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机制长效化。

  据财政部相关人士介绍,虽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试点范围小、地区操作差异大且不规范、落实到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工作滞后等问题。

  财政部透露,力争2-3年在全国主要省(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对具备条件的省(市)均支持其开展试点,将更多的排污单位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减排中的作用。

  排污权尚需法律明确

  太湖流域是全国最早进行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区域。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主要参与者之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金浩波认为,国内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到目前为止未能广泛推行,关键就在于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对排污权尚无明确认定。《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环境是一种资源,也没有提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概念。

  金浩波表示,一方面要确认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合法性。明晰产权归属,是解决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瓶颈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关联。建议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写入相关的环境政策中。加强排污权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联,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作用。

  记者也了解到,当前我国虽然已有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防治污染的法规,但只是规定了有关排污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并没有对相配套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据了解,目前,江苏、浙江很多地市都有排污权交易平台,但总的状况是“有场无市”。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各地方排污权交易大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之下进行的。政府主导排污权交易市场通常会衍生出“权力寻租”现象。

  北京嘉华咨询顾问公司行业分析师王晓麟表示,为了能让排污权交易完善发展,还需健全交易市场中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市场的正常秩序。制定合理的交易规则,包括交易的程序、交易过程中违约的规制等,从而使排污权交易真正成为市场行为。

  火电行业的困惑

  火电行业可算得上排污权交易的先行者。

  早在2001年,南通天生港发电公司与南通另一家大型化工公司进行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这是我国第一例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该公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排污权交易可以促使企业竞相采用高技术含量的治理方法来降低排污,进一步刺激治理技术的发展。在完成初始分配后,排污权的稀有性会更加突显。此时企业面临的抉择无外乎两条:一是开发无污染或低污染技术,二是继续购入排污权。随着环境容量的减少,排污权的购入成本必然增加,这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于是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排污权交易,可达到治理费用的最佳配置,同时还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治污成本,有助于实施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不过,有火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保证排污权交易制度顺利实施,首先要确排污企业的实际排污量。在这些方面像美、德等发达国家早就有了很完善的排污监测系统,而我国对企业的排污监测还不完善,更缺乏配套的监测机制。在目前监测和管理水平较低,尚存在执法不公平的情况下,公平合理监测是个基本前提。

  “目前我国90%以上的燃煤电厂都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由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已严于总量控制的要求,企业完成排放标准的要求已经很困难,是否还有排污权交易的空间不好说。”一位电力行业老专家对记者表示。 

排污权交易有望全国铺开
资讯
镇海炼化从节能管理中“挖金矿”(关注)
清洁生产 扮美油田(图片新闻)
面对碳交易 企业需优化碳战略
一线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