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2月24日 星期一

莫让节能意识成为“鸡肋”(短评)

■于平生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2月24日   第 28 版)

  中国作为持续发展的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辉煌成绩举世瞩目,经济社会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大有赶超美国之势。这一点作为中国人自然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然而,光鲜数据的背后是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据权威数据统计,仅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36.2亿吨标煤,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断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多个省市陆续开始空气质量PM2.5数据监测。并且还有各地区不容乐观的水监测报告,也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

  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以GDP增长为首要任务的政绩观占据主导地位,使经济社会发展纷纷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先消耗、再节约”的怪圈。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状况严重,国家节能政策主导下的能源消耗总量下降有多大的回旋空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随着“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的付诸实施,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进程逐年加快,这种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以换取发展红利的发展方式必将得到彻底改变。

  在能源消费的结构性调整和政策性疏导方面,诸如阶梯电价、水价等政策的出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能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之中的每一位国民,节能意识的确立并养成为良好的习惯更显得尤为重要。理念性认知过程固化为生活模式,其实很简单。从出门后随手关掉电源检查水龙头,到积极使用节能电器设备的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个家庭、一个小区、一个街道做起,成星火燎原之势,倡导与执行同步推广。同时在政策与制度的框架下,节能意识也需要我们负责任地自律。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共同的家园。不要让运动式节能在宣传的口号中昙花一现,更不要在“帮凶”和“受害者”之间做无意义的角色转换。节能降耗,人人有责,切莫让节能意识成为“鸡胁”。

  

资讯
辽宁电力发布《绿色发展白皮书》
嵊州市供电征集
安全用电公益短信
关注
科尔沁牧民的家人乌日塔
银线情
莫让节能意识成为“鸡肋”(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