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2月24日 星期一

风云变幻的亚洲石油市场

——2013年亚洲石油市场分析

■霍丽君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2月24日   第 07 版)

  过去几年,石油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高企的油价以及国有化等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型石油公司开始转向开采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的边际油田开发。发达国家仍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石油需求增长缓慢,而以亚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进而促进了中东和亚洲地区新炼油中心不断发展,石油贸易开始由大西洋盆地向东转移。在此过程中,亚洲石油公司也在踊跃参与石油贸易活动,以加速该地区新贸易中心的壮大。

  一、原油进口高度依赖中东

  亚洲地区的原油进口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很大。其中,日本和韩国的原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2013年这两个国家从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占其进口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83.01%和83.50%。而2013年中国对中东原油的依存度则相对较低,为51.85%。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炼厂升级迟缓且加氢处理能力较低,因此经常需要从中东以外的地区进口原油。例如,由于安哥拉原油含硫量较低且燃料油产出较高,是一些中国炼厂的理想加工对象,因此中国从安哥拉的原油进口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亚洲地区的战略石油储备状况一向较不明朗,尤其是中国。但无论如何,亚洲——尤其是中国以外国家的石油储备均相对较低,一旦中东地区原油供应中断,对亚洲地区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二、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有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和加拿大原油产量的提高以及伊拉克原油产量的回升,未来两年石油市场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作为唯一需求显著增长的市场,亚洲当前正在享受中东主要产油国为了竞争出口份额而提供的越来越优惠的条件。随着国内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提高,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SOMO)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对亚洲客户销售巴士拉原油时采取的售价要低于其主要竞争者——阿拉伯轻质原油。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导致伊朗原油出口下降之后,伊拉克是最主要的受益者,该国获得了伊朗传统客户——中国和印度的大部分份额。中东产油国为了争夺亚洲市场份额,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包括实施较低的官方售价、售价较官价贴水并实施船运补贴、提供优惠的信用条款、免除目的地限制等等。

  除了中东地区之外,南美原油也正在努力寻求在亚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资金较为紧张的委内瑞拉正在为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买家购买原油提供较为优惠的预付款条款。随着经由科济米诺港口出口的原油越来越多,俄罗斯也在将越来越多的出口原油从欧洲转向亚洲。由于欧洲石油需求疲弱,北海原油也愈发难寻销路。即便是过去并不特别关注亚洲市场的加拿大,目前也正在努力开拓亚洲市场。由于美国页岩油革命爆发后,西非和北非产油国丧失了美国市场的份额,损失巨大。因此,由于西北非的原油贸易主要采用现货交易并依赖亚洲需求,该地区的原油出口变得愈发“摇摆”且利润较低。

  三、公司实力不断壮大

  面对越来越火爆的石油市场,亚洲石油公司也越发积极主动。他们开始谋求成为“价格制定者”,而不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尽管维多(Vitol)、嘉能可(Glencore)、托克(Trafigura)等贸易公司在亚洲的影响依然很大,但考虑到炼油规模以及财政实力,联合石化和中联油也具备了与其争锋的能力。除此之外,印度信实公司和泰国PTT全球化工也都在积极参与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为了更好地参与石油贸易,阿曼石油公司与Vitol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阿曼国际贸易公司,就连保守的沙特阿美也准备进军成品油贸易。随着银行业逐步退出商品交易,这一进程进一步加快。因此,新加坡、迪拜、东京和香港等地成为主要的世界石油贸易中心一点也不足为奇。

  总之,以上新变化对石油市场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并使亚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新重心。作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亚洲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且随着不断的发展,亚洲石油公司将可与最大的石油巨头和贸易公司等相媲美,亚洲的交易中心也将不断成长和发展。

  (作者供职于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所)

资讯
美国煤市消亡论不攻自破(国际煤市)
德勤:煤炭企业应该练好内功(关注)
风云变幻的亚洲石油市场
印电企债台高筑 引外资纷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