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2月10日 星期一

中原逐鹿寂无声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交汇河南,中原进入特高压时代。这一变化的意义和范围,超越历史上任何一次逐鹿中原

本报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2月10日   第 25 版)

  新年伊始,又一项令中国站于世界之巅的工程——哈郑±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运,该工程开启了河南电网发展和资源调配的新时代,将极大优化中原乃至华中地区的能源结构,助推河南破解雾霾难题。

  河南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

  1月27日,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与我国先前建成投运的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融为一体,标志着河南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

  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也是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起步工程。该工程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特高压输电固有的远距离、大容量和低损耗优势,发挥了重要的送电和水火互济、事故支援联网功能,在促进华北煤炭基地集约化开发的同时,有力缓解了华中地区季节性缺电矛盾,也为华中地区水电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直流输电具有输电功能,不能形成网络,类似于“直达航班”,中间不能落点,定位于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点对点”输电。交流输电则具有输电和构建网络双重功能,类似于“公路交通网”,可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等实际需要构成电网,中间可以落点,电力的接入、传输和消纳十分灵活。因此,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只能互补,不能互相取代。

  河南省电力公司相关人士介绍:“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哈郑±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在河南的混联运行,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同时,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混联运行,对河南形成‘三交一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由于河南电网居于华中、华北、西北联网的枢纽地位,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因此,哈郑特高压的投运还开启了河南电网发展和资源调配的新时代,巩固河南特高压电网在全国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保证能源安全  促进节能减排

  当前,河南正全面落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项战略规划,提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是河南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保障任务更加艰巨的时期。据测算,到2015年,河南最高用电负荷达6000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近1000万千瓦。

  河南能源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83%以上。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介绍:“河南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4%,但产量近30年保持全国前列,过度开采导致了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产能后劲不足。2010年河南煤炭已由净输出省转为净调入省,这对于火电占较大比重的河南电力能源来说,形势相当严峻。”

  此外,河南水资源也基本开发殆尽,核电建设短期很难突破,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补充能源。加之石油、天然气保障主要依靠省外调入,使得河南对省外能源的依存度持续攀升。

  哈郑特高压的投运,每年可向河南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从空中向河南输送煤炭2210万吨,使河南减排二氧化碳3358万吨、二氧化硫31.7万吨、氮氧化物26.7万吨,不仅能很好地满足河南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而且可大大减轻中原环保改善压力。

中原逐鹿寂无声
创刊词
特高压是“能源互联网”的主动脉(聚焦)
电网职工高空带电作业保供电安全(图片新闻)
南网部署2014年改革和创新发展
国网锁定将提前一年完成户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