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2月10日 星期一

天然气改革中游“先戏春水”(评论)

张抗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2月10日   第 03 版)

  大家常把完整的天然气产业链比作河流而分为上、中、下游。就中游业务性质上看可分成运输和储存两类,就其对象上又包括管输(气)和液化天然气(LNG)两类,其中每一类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子系统,需要投入时间和巨资完成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产区和消费区分离、进口依存度快速增加、民用燃气高占比的中国来说,天然气产业链的正常运作不但需要一定的战略储备,更需要靠近消费区的战术性调峰储备。显然,没有与上、下游相适应相配套的中游,天然气产业链就难以经济性运作,发展会受阻。

  而尚处于青年期的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很不完善,中游尤甚。仅就天然气干线来说,距离"较全面连接产销区、覆盖各消费区"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第一批LNG接收码头刚开始建设,仅部分建成且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我们面对的任务是一方面要集中力量以巨大的投入快速推进基建,另一面要进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使之具备更大的活力。因此,从改革上来说就不能简单照搬美、欧等天然气工业相当成熟国家的作法,要以更大的智慧去促进中游的加速发展。

  我国中游企业多隶属于行政垄断的大型国家石油公司,他们以巨大的投资和精力去完成管线、LNG接收站等基本建设。当基建经费已在财务上沉没或已基本回收后,就应进入商业性运营,为中游企业与上、下游脱钩而独立打下了基础,而目前的改革方案首先要实现的正是中游企业的财务独立核算。

  在这方面,我们已有参照物。众所周知,欧美的中游企业公平准入的前提是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政府以法律法规保证经营所获利润能使投资者有合理和稳定的回报,以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但同时又使上游的各类生产者公平廉价地进入运输环节和使下游用户方便地获得供应,这就有可能使中游的市场化运营和其为上下游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更有力地促进产业链的发展。

  但我国目前中游的发展水平还难以立即实现市场化运营,限制不止一个。首先是市场设施还很不完备。严格地说,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各大公司各行其是,使管线和LNG接收站布局不够合理,有空缺和重复,个别管线在运营中还出现了与设计相反的输向。

  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现在应从总结经验和发展改革角度进行一次全国中游认真的发展规划,如完善多级(季、月、日、时)调峰机制和相应储备设施(地下气库和储罐群),合理布局沿海沿江的LNG接收站,并铺设将其串联起来的沿海管线,同时发展我国自造的LNG运输船队等;其次,真正的市场必须形成多元的客户群体。这就要形成多个公司的上游供应者和下游消费者,在改革中打破垄断并逐步形成需要中游服务的客户群;再次,需要有合理的计算、统计方案。如不同来源的气成份不一样(特别是矿山抽排的煤层气、含大量且比例有变化的空气),热值和杂质不一样,当“自由”准入管线时就产生了计量方法和准入条件问题,目前以体积计量的方法是无法实施市场运作的;最后,市场化运作中必须有明确的监管体系,为此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明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的资金持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灵活多样的混合所有制将是主要的企业经营方式。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改革难度较小的中游已有了创新性的尝试--新彊出现了民营企业专为制取LNG而铺设的跨国管线,西气东输三、四线大量吸取非油国企和民营企业入股,沿海出现了多级地方政府与多种国企民企合营的LNG接收站系统。上述资金来源和经营体制的改革逐渐打破了垄断,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为市场化运作创造了条件。

  一言以蔽之,与上、下游配套的中游的发展和改革将有力促进整个天然气工业体系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因此积极而稳步地推动这个环节的市场化改革已成必须之举。

  (作者为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资讯
陕西煤业登陆上交所
“国家应主导确立LNG价格机制”
“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工程投运
四川宜宾页岩气开发进入加速期(图片新闻)
天然气改革中游“先戏春水”(评论)
2014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系列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