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部委信息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12月23日   第 02 版)

  国家发改委

  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

  短期内难改变

  本报讯  记者胡珺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国内煤炭市场分析,称,进入四季度,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出现回升迹象。但因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预计, 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在3%左右,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但经济运行的压力将依然存在,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国家发改委称,煤炭产业要摆脱目前困境,一靠企业转型,二靠产业升级,三靠政府作为,改善外部环境。只有企业、产业和政府的联手立体应对,才能使煤炭产业尽快走出困境。

  国土资源部

  我国首次钻获高纯度

  新类型“可燃冰”

  本报讯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在12月1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日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相当于1000亿—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现在四川的川中天然气田规模。

  车长波表示,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四个主要特点,赋存于水深600米—1100米的海底以下220米以内的两个矿层中。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规划,我国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技术,实现能够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后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开发。

  (李平)

  国家质检局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本报讯  记者仝晓波报道:12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车用汽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据介绍,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经过试验验证,参考欧洲标准起草。其技术指标是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

  据测算,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国家能源局

  探索12专项

  闭环监管经验

  本报讯 记者傅月雯报道:国家能源局近期将重点开展12项专项监管工作,探索闭环监管经验。 每项具体工作均设国家能源局驻点省份和重点监管范围,并由各有关派出机构在2014年5月底完成,并报送国家能源局。

  这12项专项监管工作包括能源项目审批简政放权落实情况、电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秩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电力交易秩序等。      

  国家能源局印发《建立全程闭环监管工作机制意见(试行)的通知》欲 探索形成政策制定、检查、反馈、处理、完善的闭环。即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与专业管理司密切协作,各派出机构做好一线监管、地方能源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各方努力形成合力。

  而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期市场监管工作要点》,监管流程为各专业司将规划、政策、标准、项目通报给市场监管司,由市场监管司提出监管重点、监管计划等,再由各派出机构实施一线监管,提出监管建议汇后报送回市场监管司。最后,市场监管司将分析和监管意见反馈回各专业司。

  “市场监管工作应着重培育市场、监督公平。地方派出机构的监管工作由市场监管司归口,但地方派出机构和地方能源局的监管关系还不顺,还在寻求协调机制。”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国家对各行业有行政管理、行政管制、行政监管三个层次。监管是市场发育之后对应的政策管理方式,目前我国能源领域没有充分市场化,能源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和监管的界定也不够清晰。能源监管主要有分为市场公平性监管、技术标准监管、社会监管等三方面,单说市场监管比较片面。”相关人士进一步说,“未来监管应该向市场主体负责,政府应给监管机构提供相关的政策资源,向监管机构授权,但是不能把市场作为政府调控的工具,代替市场决策。”

部委信息
居民用气阶梯气价或明年推出
首个煤制气示范项目投运
“煤改气”争议背后
中日韩共商治霾之计
大气治污将带动电网2000亿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