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伊朗核电蹒跚前行

萨米尔·塔塔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11月25日   第 09 版)

  伊朗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它甚至有可能因此沦为一个能源净进口国。但德黑兰不会坐以待毙,它正在尝试解决问题:发展国内核电网络,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但此举为华盛顿所不容。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伊朗拥有了核武器,那么前者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对波斯湾地区油气资源的控制力都将受到威胁。对于伊朗来说,能源安全的紧迫性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能源安全问题正在倒逼德黑兰做出决策。如果伊朗的石油产量维持在350万桶/天的水平,同时国内石油消费年增速达到5%,那么它将在未来15年内失去石油净出口国的身份。石油出口利润是伊朗经济的命脉,如果失去了石油出口,伊朗恐怕“国将不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伊朗政府预算中大约有66%来自石油出口。美国针对德黑兰采取的制裁非常准确地击中了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报告中称,由于经济制裁,伊朗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石油出口低潮。

  石油出口并不是困扰伊朗能源部门的唯一问题。EIA警告,伊朗的石油产量下跌并不是偶然现象。伊朗正在经历持续的产量下跌,其油田的递减率相对较高。能源危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伊朗必须在未来10-15年间找出石油的可替代能源以满足国内需求,并将所有石油用来出口。 

  为了让石油和天然气尽可能多地出口创汇,伊朗决定重用核电。9月,德黑兰寄予厚望的布什尔核电站终于正式投产运营——这个核电工程1978年由西德负责开发,但最终在俄罗斯的协助下才完成。它的投产意味着,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唯一拥有商用核电站的国家。

  基于当前的形势,德黑兰意欲扩大核电规模,并已宣布了另外2个核电建设计划,分别位于布什尔和达库汶。

  这并不是伊朗首次尝试发展核电。早在上世纪70年代,伊朗国王首次认识到核电对经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指出,伊朗国王曾有过野心勃勃的民用核电计划,包括修建20座核电站,装机总量达2万兆瓦。为了扩大核电规模,伊朗国王还期望最终使用本国浓缩铀燃料,并将其它浓缩产品转换为核反应堆可用的核燃料。

  伊朗国王对于本国浓缩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确保核电站拥有充足的燃料供应,避免出现电力中断。最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伊朗国王购买了法国核燃料浓缩工厂10%的股份,并为其提供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贷款合同。但在与美国的艰难谈判中,华盛顿拒绝了伊朗关于核燃料的请求。迫于压力,伊朗国王推迟了国内的核浓缩计划,以期与美国的谈判有所进展。之后的伊朗革命让此事彻底高高挂起。

  伊斯兰革命结束后,伊朗重启核电的计划仍面临阻碍,核燃料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德黑兰。在此期间,由美国提供给德黑兰的研究用核反应堆(TRR)更成为一个反面教材,时刻提醒着后者,核燃料对于核电有多么重要。

  美国于1967年在“原子能换和平”项目中向伊朗提供了TRR,这个核反应堆设计使用核武器级别的93%浓度浓缩铀作为燃料。然而,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拒绝再向TRR提供核燃料。此外,法国核燃料浓缩工厂亦不承认伊朗对于工厂的所有权,并且拒绝向伊朗提供核燃料。

  1987年,转机出现。阿根廷同意将TRR重新配置,使用浓度为20%的浓缩铀燃料,最终于1993年向伊朗供应燃料板。

  2009年6月,为了补充逐渐减少的核燃料供应,伊朗要求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帮助安排,替TRR购买浓度为20%的浓缩铀燃料板。在制裁伊朗的浪潮中,德黑兰未能找到供应商。同时,伊朗曾尝试以国产浓度为3.5%的浓缩铀作为替代燃料,但以失败告终。

  尽管一路艰难险阻,但伊朗并未放弃,它决定自行研制浓度为20%的浓缩铀。在IAEA全方位的监督下,伊朗成功将浓缩铀大量转换为TRR的燃料板。

  伊朗借此证明了自身的铀浓缩能力,并将国产核燃料板推广至民用核电设施。但此举却变成“引火上身”的典范。

  国际社会怀疑伊朗具有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和意愿。外界质疑,既然伊朗早已能够在国内通过浓缩铀制造核电燃料,为什么还要依靠外国进口呢。

  华盛顿的反应使答案跃然纸上。

  美国提出,伊朗拥有核电站的前提是其放弃其浓缩铀和发展自身核燃料生产能力的权利,但伊朗坚决反对。

  结果,伊朗对本国核燃料发展的维护演变成美国的梦魇——华盛顿担心伊朗的核能力将威胁美国对波斯湾地区的能源控制权。于是,美国开始借着核武器不扩散条约(NPT)铲除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伊朗一直被怀疑意欲发展核武器,但联合国安理会和IAEA从未判定伊朗违反过NPT。

  长久以来,伊朗最关注的问题始终是实现本国能源安全。而二战之后,美国关注的问题是控制波斯湾能源。

  (来源:油价网,标题有改动,内容有删减)(颜会津/编译)

LNG改变欧洲地缘政治生态
油砂可以不做“环境杀手”(关注)
中国治霾将是系统工程(外媒看中国)
伊朗核电蹒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