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页岩开发:巨头为何失落

利亚姆·丹宁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11月11日   第 11 版)

  企业考虑扩大规模时,必须保证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石油巨头们看来,页岩气是全球最大的机会之一,但这些石油界的“贵族”在此并未得到应有的礼遇。

  英国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今年局部退出美国页岩产业,因为其在美国如火如荼页岩没有讨到彩头,正在将资产向别处转移。后来者通常会遭遇 “拾人牙慧”,毕竟第一桶金已经被挖走了。但对于挖走第一桶金的石油巨头们来说,他们并不是完全安全,相反,巨头们亦面临结构问题的困扰。

  如今,石油巨头们将业务扩张到全球各个角落,但在影响世界的美国页岩气领域却缺乏存在感,似乎他们早就知道美国大陆资源已经被“洗劫”过一样。取而代之的是 ,巨头们对拥有巨大储量的深海区域或边远国家表现得兴致盎然。这也是正常现象,在资源储量巨大但难以获取的区域作业,只有石油巨头们拥有这样的实力和技术。

  这样做有利于使强者更强。石油巨头们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和一流的信用等级允许他们进行更多更昂贵的大型项目研究。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Bob Brackett这样形容石油巨头:他们在体系庞大的指挥和控制中分配资产和技术。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发展模式便于衡量——公司能够通过非常量化的方式了解每个项目、每个业务的成本和支出,并加以控制。比如,一支技术团队在核心功能团队的支持下,完成一个10亿美元或50亿美元的工程。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巨头级别的公司做出高效且“应景”的决定。

  但在页岩领域,这一规律失效了。陆上钻井的成本远低于深海。比如,在巴肯油田打一口井所用资金仅为墨西哥湾的几分之一。因此石油巨头的庞大资产负债表在此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它并不是开采页岩的必要条件。

  相反,页岩资源的开发需要作业者具备集中打钻数个页岩气井的能力,同时能够接受不是每个页岩井都有收获的现实,而不是像常规项目那样,在一座油田中集中开凿一堆不断喷油的普通井——这使得页岩开发实现规模化效益的难度大增。

  总而言之,页岩更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拳击手,高举双臂,呼唤更为实际的“对手”,而不是腰间缠满金腰带的所谓“拳王”。

  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PFC能源咨询顾问公司强调了巨头企业拥有的“战绩”和在页岩领域的“斩获”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

  比如,安哥拉的油井第一年的平均产量大约为1.4万桶/天,前4年的油井产量递减率大约为20%。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壳牌公司正在出售的资产中,例如伊格尔福德页岩田,其油井第一年的日产量仅为几百桶,并且前4年的产量递减率超过1/3。

  另一个衡量生产效率的方法是人均产出。这个方法只能得到一个粗略的估算,因为石油公司通常都会雇佣第三方公司共同完成项目,但它能够体现公司的表现。

  比如,2012年,壳牌公司上游部门员工的人均产量低于4.6万桶原油当量。而根据HIS提供的数据,美国钻探生产公司的人均产能差异也有巨大差异。在这个范围内,表现最好的伊欧格资源公司(EOG Resources)人均产能接近6.5万桶油当量;而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不足2万桶。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体现了页岩资源生产的弹性:抢占先机的企业往往有更好的表现。

  提高生产效率的另一个因素是企业间的竞争,具体表现为钻井速度、每口井的压裂实验次数等,这些相对被“微观”的操作方法并不适用于大型的、中央集权式的企业。

  基于这样的原因,埃克森美孚于2010年买进XTO Energy公司,让后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操作权的部门,而不是将其强行纳入母公司的固有体制。如此一来,后者可以更为主动地开展项目,而免受前者庞杂的企业制度所困。

  埃克森美孚的做法非常明智,今后若能继续保持这样开放的态度,公司必将有所斩获。

  而摆在石油巨头面前的困扰在于,他们如何能避免自己的“大脚”在所谓的“小菜”——页岩资源开发中被绊倒。石油巨头在页岩领域未能获得相应的优势,这其中的缘由值得自省。

  (来源:《华尔街日报》,标题有改动,内容有删减)(颜会津/编译)

人类究竟需要多少能源(资讯)
小堆是未来核电的现实选择
页岩开发:巨头为何失落
“左顾右盼”让中俄气价谈判陷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