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成交公示结束,通威集团以8.7亿元人民币接手合肥赛维。
“目前,合肥赛维电池片的产能是1.6GW,组件生产能力是200MW。通威收购合肥赛维后将可以很快切入光伏电池片制造领域,并凭借电池片产能进入世界一线光伏企业。”光伏分析机构SOLARBUZZ新能源高级分析师韩启明说,“尽管该收购行为对行业格局的影响暂时并不明显,但后期将可能逐步显现。”
合肥赛维LDK完成资产变现
从工信部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光伏全行业负债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前十大光伏企业负债总额超过1000亿元,赛维LDK与尚德两家超过百亿元负债的企业占据了其中较大份额。
据最新光伏分析机构分析数据显示,江西赛维LDK仍身陷巨额债务之中,现金流压力仍然巨大。其所背负的27.6亿美元的债务中,有26.5亿美元的债务将在短期内到期。但因公司现金流严重不足,将导致所有债务面临推迟付款。
8.7亿被业内普遍认为有可能缓解江西赛维现金流状况,但IMSResearch前高级分析师王润川强调:“由于之前的合肥赛维早已被合肥高新区接管,通威此次收购与缓解江西赛维现金流并没有特别的关系。”事实上,在过去八个月中,合肥赛维LDK估值已获得大幅提升。据记者了解,在今年1月,合肥赛维LDK曾宣布以2500万元卖给上海钱江集团,但之后交易取消。8月,合肥赛维LDK再次挂牌出售,转让底价为3.3亿元人民币。历经月余谈判,通威集团终于协助其完成资产变现。
“此次收购对缓解江苏赛维LDK现金流的紧张问题作用不大。”韩启明说,“未来,江西赛维LDK将通过自身业务的收缩,逐步放弃上下游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多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专向只做硅片生产,从而逐步解决自身债务危机。”
通威借势挺近世界一线光伏企业
此次,作为收购方的通威集团也异常引人注意。通威集团很早就进入了光伏领域并涉猎多个光伏产业链生产,其中年产能10000吨规模的永祥多晶硅企业是其旗下最著名的光伏企业。
在多晶硅行业面临整合,国际“双反”压力骤增,加之国际不断加大向我国倾销的力度大环境下,近两年,国内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都已停产或倒闭,永祥多晶硅仍保持了部分开工率,成为国内现存为数不多、未停止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之一。
“通威收购合肥赛维LDK的资产相对优良且又不包含任何的债务附加,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韩启明说,“合肥赛维LDK工厂是在2011上半年才开始生产的,设备采购基本是在2010年-2011年之间完成,生产设备比较先进,资产相对优良。”
王润川也表示,通威集团此次接手合肥赛维LDK,相当于直接扩张了在电池片环节的产能。一旦开工生产,马上就可以进入赚钱阶段。
从最新SOLARBUZZ分析数据显示,由于光伏近两年一直处于全球行业整合期,2012年全球电池片生产商均未有较大的扩产动作,因此全球电池厂商15强排名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在排名前十生产商中,内地电池片企业加上台湾企业一共有8家,占据了绝大份额。其中包括,3GW产能的晶澳、2.4GW产能的英利与天合、2GW产能的美国第一太阳能、1.6GW的台湾新日光……
“此次合肥赛维LDK出售的1.6GW资产价值丝毫不逊这些一线电池片品牌。”韩启明说,“通威集团在接手后,在保障开工率正常的前提下,可以顺利进入全球电池片生产商15强的队列,且排名还会比较靠前。”
通威“现金为王”优势凸显
光伏行业发展至今,“现金流”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若仅以通威集团在光伏行业的永祥多晶硅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其本身负债率也不容乐观。永祥多晶硅与大多数国内光伏企业情形类似,也是刚刚从最艰难的时刻缓过来,业内人士表示,贸然接盘需要勇气也可能将面临挑战。
“永祥多晶硅经营状况正在逐渐改善,现金流充裕。”通威集团方面负责人说,“目前,四川永祥多晶硅拥有包括烧碱、PVC、电石渣水泥、三氯氢硅、多晶硅等多个项目,已经形成了不断完善化工产业和以多晶硅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多晶硅行业中唯一一家具有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多晶硅与化工联营形成的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企业。”
上述负责人介绍,通威集团在最近两年内,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物色合适的电池片项目,收购合肥赛维是集团经过审慎评估后的重要投资行为。
“该项目早在8月5日的授让公告中,合肥赛维股权被持有者以3.3亿元的价格,挂牌出售100%股权时就被通威关注。按照接盘条件,通威集团无论资金实力还是专业能力都最为符合。通过收购,通威集团也将构建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光伏发电、光热一体化产品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全产业链。”上述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通威集团总部在成都,主业为农业和新能源行业,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为我国农林牧渔板块销售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2012年,通威集团销售收入达412亿元,在由全国工商联发布的全国民企500强榜单中,通威集团位列第42位。(本报记者李永强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