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9月16日 星期一

自主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杨存生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9月16日   第 12 版)

  8月29日,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暨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全球化发展论坛在京举行,首部《中国能源装备年鉴(2012)》在京首发。能源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济济一堂,深情回顾我国能源装备产业30多年来自主创新取得的傲世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自主创新依然前路漫漫,充满未知的挑战。

  自主创新是发展的需要。回想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从产业链的最低端——来料加工做起。现在愈来愈清楚,我们对发达国家输出商品,同时也输出了身边的蓝天白云。但是你不从来料加工做起,你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时间、机会和许多条件。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是人们的基本福祉,要让蓝天白云回到身边,仍然还是要靠自主创新,当我们自主创新足够强大,雄踞经济技术产业链顶端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包括让蓝天白云回到身边。从这个意义上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的努力,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幸事。

  自主创新是国家强大的需要。核心技术用钱买不来,用市场换不来。当你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核心技术的时候,买不来、买不起,花大价钱买来也没有安全、没有好的服务,甚至像西气东输这样的重点工程会有“心脏病”。当你有了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核心技术,低价送上门我还要选一选、比一比。因为坚持自主创新,我们有了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世界最高等级的输变电设备;有了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有了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有了12000米的钻机;还有许许多多过去碰都没碰过的能源装备,如今不但自己生产,还出口到发达国家。有了这些核心装备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才有了今日能源大国的地位,才能由此走向能源强国。

  自主创新是一种人生状态。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中央王国的心态,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基因传承。回望30多年来我国能源装备产业自主创新的足迹,是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不断超越梦想、不断享受梦想成真的过程;就像肥沃的黑土地,有了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插根筷子就发芽的过程。在首部《中国能源装备年鉴(2012)》编纂过程中,推选曾培炎、张国宝、廖永远等29位“中国能源装备优秀人物”,就是以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发展为己任的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放任青春年华与自主创新结伴前行,在不同岗位风雨砥砺,愈挫愈勇,不辱使命,与中国能源装备产业自主创新的傲世成就一起,彪炳史册,启迪来者。

  自主创新是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升级版,首先要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能源装备的核心技术水平,才能支撑和适应大幅提升能源供应水平和利用效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

  自主创新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终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气等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虽然我们的船队越来越大、油气管道越来越多,表面上越来越强大、越有保障。凡事都有两面性,对外依存度的提升,也意味着牵制我们战略行动的力量的在成长,吞噬未来发展的空间。美国作为世界霸主,“想打谁就打谁”,让许多中国网民很羡慕。但也有观点认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毫无价值,虽然军事上全部赢了,但是算战略账,输得体无完肤。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美国的战略家没有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的战略地位在下降。如果我们在能源装备自主创新之路上行动更快一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更高一些,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更低一些,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就会大大提升。

  自主创新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矛,是与时间和机遇的赛跑,是没有终点的接力…… 

  (作者为中国能源报社副总编辑)

自主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资讯
闯荡国际石油装备市场的生力军
县域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