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山西低热值煤发电获支持

本报记者 闫志强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8月19日   第 17 版)

  国家能源局最近首次下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权,将192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权限委托给山西省政府。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十二五”期间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目标为5000万千瓦。19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已占据全国“十二五”规划的38.4%。

  堆存低热值煤达10亿吨多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一直致力于发展低热值煤发电产业,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全省已堆存的低热值煤达10亿吨多,且每年新增1亿吨以上,但目前低热值煤的年利用总量只有2000万吨,利用低热值煤发电的装机容量也只有600万千瓦,仅占火电装机总容量5800万千瓦的10%。产业呈资源利用率低、机组总规模小、单机容量低、运营效果差的特点,低热值煤发电产业亟待政策扶持。

  按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十二五”期间,山西省16个矿区每年可产生低热值煤1.9亿吨,能支撑2580万千瓦机组低热值煤发电。

  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提供给本报的材料显示,目前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年处理煤矸石等废弃资源能力在1.35亿吨左右,同巨大的排放量相比,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的处理能力仍然不足,存在巨大的缺口。

  根据测算,2015年我国规划原煤产量达到39亿吨时,预计将排放采掘矸石3.3亿吨、洗矸4.44亿吨、煤泥1.32亿吨、中煤6.82亿吨,可入炉燃烧发电的低热值燃料量10.3亿吨左右。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绍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煤矸石的产生量已大大超出了目前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的处理能力”。

  “目前我国的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是根据煤矸石热值的高低进行分类、分质利用。”张绍强介绍说。“热值大于1200kcal/kg的煤矸石,最科学的处理方式是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

  张绍强表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都是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为依据的。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认为,下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权有助于山西省“十二五”电力发展目标的实现。山西省到2015年总的装机容量要达到8000万千瓦到一个亿千瓦,这次下放的核准权又接近2000多万千瓦装机容量。

  装机容量增加2600万千瓦

  8月6日,山西省副省长杜善学召集山西省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工作领导组各专业小组,专题研究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优选办法。要求“围绕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准入条件和优先原则,制定出具体操作细则,统一规范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申报主体和内容,进一步完善优选规程”。

  作为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其中设置了十项准入条件,如:原则上应采用同一投资主体控股的煤电一体化模式是十项准入条件之一;布局在国家批复的规划矿区内,装机容量和资源量要相匹配;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级以上。  

  根据《山西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山西省主要围绕晋北、晋中和晋东南三大煤电基地,重点依托大型洗煤厂(群)规划建设大型的煤电一体化低热值煤电厂,每年消耗煤矸石、中煤、煤泥总量超过8000万吨。

  张绍强认为,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大基地化、大集团化发展和煤炭清洁利用的要求,使得短时间、小地域范围内煤矸石等废弃物资源的排放大幅增加,消纳处理这些废弃资源、化害为利的压力骤然加大,采用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集中出现的废弃资源是最佳选择。  

  到2015年,山西的电力装机总容量将增长0.7倍。其中,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600万千瓦增加到2600万千瓦,同比增长3.3倍。

华电发力煤制芳烃的理由
资讯
淄矿:“成本降”竞技“煤价跌”(关注)
绿色发电
生态矿山(图片新闻)
山西低热值煤发电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