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后福岛时代:日本持续因“核”而痛

本报记者 焦旭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8月12日   第 08 版)

  8月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日本核监管机构的消息称,严重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放射性地下水蓄积问题正面临新的紧急状况。该消息警告,由于用来阻挡放射性地下水的隔离层出现破裂,受污染的水正加速渗漏进太平洋。

  8月7日,日本政府核能灾害对策总部对外公布,目前每天有超过300吨的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的厂房附近直接流入太平洋。该消息引发了日本国内及国际舆论的强烈震动,预计此次事件将造成难以控制的危急局面。

  据了解,由于目前无法断定受污染的水向大海泄漏从何时开始,因此无法确定是否从核事故发生后就一直处于泄漏状态。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受污染的水可能在未来3周内到达地表,进而污染周边大片土地。

  7月22日,核电站运营方——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首次承认,自从核事故发生以来,已经有20—40万亿贝可勒尔的放射性物质氚泄漏进大海。

  日本《东京新闻》8月7日称,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当日公开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20公里海域内,海底泥土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较外部海域高出2—10倍以上,且多集中在海底的凹陷地带。该消息佐证了受污染水确实已对周边海域形成影响。

  25年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福岛核电站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组成,共有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这两座核电站的发电量占日本核电总产能的20%,占全国发电总量的6%。1971年3月开始投入商业运行,是东电第一座核能发电厂。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一系列设备损毁、堆芯熔毁、辐射释放等灾害事件,为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最终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的7级。

  分析指出,这次灾害可算是一起人为事故。据了解,第一核电站的1号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多处老化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从1978年到2008年,福岛核电站先后发生多次事故,不是被隐瞒未报,就是篡改数据设法规避。

  核专家指出,福岛核电站是一个技术上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单层循环沸水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来就没有太大指望。对于日本这个地震频繁的地区,使用这样的结构非常不合理。

  在“3·11”惨剧之后,东电提出一个善后方案,使用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用混凝土和铁板封闭反应堆的“石棺”方式。还计划将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高放射性污水转移他处存储,但进展缓慢。

  过去的2年零5个月

  作为核事故的直接负责人,东电自事故发生以来,就面临着一系列的处理问题,如受损核电站持续排放蒸汽、地下水渗透、冷却系统修复、附近地表水辐射物质污染以及含有毒物质的水向海洋排放等。

  至今,事故已经过去了2年零5个月,尽管东电自称在不停地努力对福岛核电站进行清理,但善后工作一直没有终结。东电给人的感受更多是处理无力和不断掩饰,而其错误的举措仍在持续。事故之后,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数次污染水泄漏和冷却设施停电的危机情况。

  去年12月,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东电虽然声称邀请了美国能源部和通用电气的专家参与合作清理,但外国公司仅提供了有限的技术合作。美国核监督委员会前任主席戴尔·克莱因表示:“福岛核电站目前面临着巨大困难,我对此表示同情。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值得惊喜的进展。”

  今年1月,核电站所在海湾内发现带区域鱼体内辐射水平增高。当地渔民和研究机构当时已怀疑发生辐射性废水泄漏,但东电予以否认。

  3月,一只老鼠又让一台临时交换机短路,从而迫使包括用于冷却铀燃料棒的电力系统在内的净化系统停电长达29小时。停电影响还涉及受损反应堆厂房内四个乏燃料池中的三个,以及一个更大的综合存储池。其中,乏燃料池内总共存储约9000根铀燃料棒。

  6月,第一核电站污水净化装置泄漏检测器发出警报,净化装置所在的厂房内确认有约360公升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泄漏,该装置被停运。

  7月,6号机组出现冷却系统故障,停止运转,核反应堆炉温以每小时1度的速度上升。

  此外,据日本广播公司(NHK)报道,为测定核电站周边放射线量,在关东甲信越等7县安置了670多处监测点,而其中10%状况不佳无法进行测定。日本JDC公司披露,有340吨受到核辐射污染的水被排入福岛县用于农田灌溉的饭崎河,其中60吨污染水辐射水平达到每升100至120贝克勒尔,超过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规定的每升90贝克勒尔上限。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东电偷偷将放射性废水排入海洋,这是因为如何储存冷却反应堆的辐射性废水已让其焦头烂额。目前,每天有超过400吨的冷却用水涌入核电站与辐射性废水混合。工人们已经建造1000多座储存罐用于存放这些混合废水,总计达42万吨储存量,而目前东电已使用了85%的储存容量,储存空间即将用完。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消息,美国科学家蒂莫西·穆索在7月8日召开的购机分子生物进化学会上称,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当地农牧用地已因受到严重核辐射而基本荒废;回游福岛海域的鱼类也受到不同程度辐射;现在就连天上飞过的鸟类和昆虫的遗传基因也产生变异。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7月9日,曾在事故现场指挥救助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前任厂长吉田昌郎因食道癌在东京去世,终年58岁。这位被誉为“福岛50勇士”的第一人,曾被东电上级谴责“不遵守秩序”,也因发动留守工作人员进行最大限度的自救工作避免反应堆情况继续恶化而备受赞扬。他的故去让核电事故的善后又蒙上了一层阴霾。

  民众:“事故并未了结”

  强烈不满频频抗议

  虽然福岛核事故已经发生两年多,但核辐射污染的阴影仍然无法从日本民众心中抹去。东京各大超市所销售的福岛县以及邻近地区出产的水果、蔬菜以及大米,价格虽然相对其他地区的要便宜不少,但人们仍然对这些地区的物品“敬而远之”,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购买远离福岛的食物。

  东京女子大学名誉教授广濑弘忠等人的调查显示,时至今日,但仍有94%的民众认为福岛“事故并未了结”。 此项调查是在今年3月以全国1200人(15到79岁)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关于福岛核电站的现状,94%的人认为“放射性物质的排放仍在持续”。对于日本核电的未来,85%的人认为要停止或减少。

  而面对7月8日正式实施的日本核电站新安全标准,福岛县知事佐藤雄平指出,福岛县民众要求报废县内所有核电站反应堆。

  而因事故从福岛、宫城两县疏散至兵库县的20户灾民及律师团日前在神户市举行了索赔诉讼原告团组成仪式。该原告团将于9月下旬向神户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日本政府和东电赔偿损失。

  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及福岛、宫城和茨城3县的渔业团体近日更是前往东电总部,向社长广濑直己抗议“这是背叛渔民的行为”,要求东电采取根本性的应对措施并在周边海域强化监测。全渔联主席岸宏在提出上述要求后表示:“本以为(东电)是以污水不流入大海为前提努力工作的,但突然发现已经流入,加剧了渔民的愤怒和不信任感。”

  日本舆论认为,在污水问题上,东电内部没有和外界共享自身测得的污水流向海洋的有关数据,并且在发现这一问题数日后才对外公布,是一种欺骗和故意隐瞒,令人愤慨,暴露出东电在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上的不诚实,也说明当前福岛核电站的情况仍存在重大的危机。

  电力公司:有苦难言

  欲“冻土挡水”

  到目前为止,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处理一直是由引发该事故的东电负责。

  数据显示,东电仅在核事故善后工作中处理废堆的损失已达946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0亿元),且电费支出未被计入。到今年3月为止,东电宣布公司总损失高达700亿美元。

  据日本环境省初步估计,福岛核电站损毁设备和建筑以及后续修复以及辐射物的清理费用,并对核电站进行全面“消毒”,至少需要1.1万亿日元,而整个过程将长达30年。而据法新社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发布报告称,福岛核电站的清理费用最低为310亿美元,最高可达580亿美元。这与日本政府部门所作出的预算相去甚远。

  目前,全日本50座核反应堆中,只有两座并网发电,为弥补电力供应缺口,日本被迫转而进口更多化石燃料,尤其是昂贵的液化天然气,满足火电需求,由此带来的损失已达12亿美元。

  7月8日,北海道、关西、四国、九州4家电力公司的10座核电站向日本核电规制委员会提出了重启申请,并“希望政府同时审查全部核电站”。尽管执行了新安全标准,但分析认为,相关审批工作可能需要半年时间,即使通过审查,反应堆是否重启仍需征求地方意见。

  因处理不当且试图掩盖过失受到了国内舆论普遍谴责的东电却别想轻易重启。日前,东电表示正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污水泄漏到附近海湾,并为引起的“不便”和担忧向福岛县居民、附近地区和公众致歉。

  东电计划今后将进行“冻土”施工以防止核污水继续流向大海。具体做法是用冷却剂将反应堆厂房等周围的土壤冻结起来,形成隔水层,使地下水无法渗入大海。该项目的施工费用至少需数百亿日元,预计在2015年完工。由于工程之大史无前例,以东电一家公司的财力无法完成,因此国家决定承担部分费用。

  现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构筑冻土挡水墙是“空前之举”。日本政府认为,该方法挡水效果好、施工难度低,但行业专家对此举并不看好。

  政府:将介入处理

  仍看好核电前景

  一直以来,日本两届政府和有关主管机构都对东电进行带有保留的谴责和批评。也许是担心东电不愿再继续向废堆投钱,从而今善后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日本经济产业省于此前明确表示将会增加电费支出,以用于开展报废工作而新投入建立的辅助设备。如果建设100亿日元的新设备,那么每月缴纳8千日元电费的家庭将会被迫多缴160日元。

  面临内外舆论压力的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紧急危机处理”。8月7日,日本政府已决定在2014年度预算中增加专项经费申请,用于解决核污水问题,如果上述预算申请获得通过,将是日本政府首次就此类问题投入国家经费。

  8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下令政府部门采取“多重、快速及有把握”的方法,制止福岛核电厂含辐射的地下水继续漏出及蔓延。并在政府核灾难应变总部对记者说:“核污水污染是关系国民的重大课题,这个问题不可以让东京电力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日本环境省事务次官谷津龙太郎召开上任后的首次记者会,表示将全力开展福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去污和污染废弃物处理工作。

  此外,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设立污水对应作业部门,希望能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展开调查。新设立的污水对应作业部门将检测污水流经的土壤及海洋范围,并商讨减少污染扩散的相关措施。

  而经产大臣茂木敏充公开指责说:“前政府时期几乎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对东电的监督也不够充分。”日本舆论则认为,核污水外泄的问题不仅涉及日本民众用水和渔业安全,而且严重损害日本国际形象。

  尽管国内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安倍晋三于今年4—6月便在世界各地游说“日本核电是世界最安全的”。 向立陶宛、土耳其、阿联酋、沙特、波兰、英国等国强力推荐了日本的核电技术。面对全球庞大的核电市场,安倍政府已将推进核电的出口作为经济增长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日本仅有三家核电设备生产企业:东芝、三菱重工及日立制作所。这些企业都没有在国外建造核电站的经验,其业务主要是为法国阿海珐、美国西屋、美国通用电气提供部分核电设备。目前,缺乏经验的日本企业正通过收购来提升自身的核电建造水平。 

后福岛时代:日本持续因“核”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