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8月5日报道,全球大型能源公司正在疯狂争抢天然气项目,因美国和加拿大的地域优势,能源公司开始评估两国出口的优劣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阵营。
眼下,油气生产商基本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波押赌拥有友好商业政策、更靠近亚洲的加拿大;另一波则寄希望于拥有发达基础设施、大规模廉价天然气储量,但政府态度不明朗的美国。
页岩气革命让北美这片大陆散发出了新魅力,“锁”在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资源为能源需求大国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资源争夺战。在能源公司看来,谁最先占领了高地,就能最快抢得出口先机,将价低量多的天然气出口至需求大、价格高的亚洲市场。
站在加拿大一方的公司认为,加政府的支持态度是一大优势。尽管美国政府已批准了两个LNG出口项目——Cheniere 和Freeport,但华盛顿同时进行了无数场围绕天然气出口的辩论,越来越多的美政界人士认为,天然气应该留在美国本土,以确保美国制造商和消费者可以享受廉价能源。
迄今,渥太华已经批准了3个出口申请,包括雪佛龙和壳牌主导的天然气项目,以及两个分别由英国天然气集团(BG)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投建的终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表示,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出口项目上马。
马国油透露,准备投资200亿美元在加拿大卑斯省的爱德华港(Port Edward)建一座终端、一条管道以及相应配套基础设施。据悉,爱德华港已经落寞十多年,但因拥有一座深水港,出口终端的建造工作将变得较为容易。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估计,一个独立LNG工厂造价高达200亿美元,建设过程中可提供3500个岗位,以及200—300份长期就业机会。“我们是全球第2大LNG出口地区。”省长简蕙芝表示,她打算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能源基金,旨在征收天然气出口税中为该省增收。
加拿大政府的支持,让能源公司可以放开手脚快速展开出口规划,甚至提前和亚洲买家商讨交付天然气的细节。在这些公司看来,在斥资几十亿美元打造出口终端之前,应该先敲定和亚洲的长期供气合同,而亚洲买家则希望获得低价格的承诺。
此外,更靠近亚洲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大优势。BG首席运营官马丁·休斯顿表示,加拿大到亚洲的航程较短,估计从加西部航行至东亚约需要8—10天,比墨西哥湾地区到亚洲的时间少一半。
而站在美国阵营的一方则持不同看法。
美国Freeport LNG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史密斯认为,在偏远和落后地区修建管道和液化设备的额外投资,将进一步提高成本,以至于提高液化效率、降低运输费用的优势将被抵消。“将进口终端改出口的成本开销大大减少。”史密斯说,“如此看来,还要感谢当时预估天然气产量不足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们。”
2007年以前,业内普遍预估美国将出现天然气不足的状况,随后LNG进口终端和离岸码头在北美拔地而起,页岩气浪潮的突袭让这些进口终端暂时无用武之地,未来从“进”改“出”之后或将大有作为。
美国智库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估计,油气公司可能耗资500亿美元将美国现有天然气液化进口设施改造成出口终端,而在加拿大则要从零做起,投资600亿美元打造同样的出口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