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要让煤炭公司破产,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早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他就这样说过。我们也知道他想通过一个覆盖全美的碳排放总量限制和交易机制,这个机制虽得到政府支持,却遭到立法机构阻挠,夭折于2009年。
不达目的不罢休。6月24日,在乔治城大学举行的演讲中,奥巴马推出了“气候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核心便是限制燃煤电厂的碳排。那么,没有立法机构的支持,奥巴马单枪匹马足以对抗整个煤炭行业么?
事实上,限制燃煤电厂的碳排放,奥巴马掌控的行政机构已经行动起来。正如一位政治顾问所说,在政治上白宫不便于明确地对煤炭宣战,而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
奥巴马总统曾经被批“超越宪法、绕过国会”,以行政法令来推行其个人意志。此次推出的“气候行动计划”被视为是这种风格的延续。该计划的核心是敦促美国环保署(EPA)尽快出台针对现有电厂和新建电厂碳排放的标准。然而,限制燃煤电厂的碳排可能会让美国很多电力公司破产,并让数百万民众因电力短缺而生活在黑暗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在演讲中,奥巴马称:“气候变化的威胁不再遥远,全国和全世界都已经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去年是美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大约有1/3的美国人经历了10天以上的高温天气,气温在100华氏度以上。过去15年间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热的12年。”在演讲中,奥巴马还将美国罹患哮喘人数增多、灾难性天气多发归咎于碳排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
奥巴马推出“气候行动计划”的目标不外乎三点:减少碳排放;让美国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让美国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其中,减少碳排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对煤炭宣战。
按照总统的要求,环保署要在明年6月拿出发电厂碳排放标准的预案,2015年6月前定稿,并于2016年6月执行。标准会很严格么?“气候行动计划”中没有阐述,但参考环保署最近制定的规范,它肯定会对燃煤电厂下狠手。
“气候行动计划”指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5%来自能源的供应和使用过程,其中又有40%来自煤炭、石油。为了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量,奥巴马敦促美国使用天然气发电,并称,作为向低碳燃料过渡的“桥梁燃料”,天然气正在创造就业。他还鼓励美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就意味着,环保署会说服电厂建设更多燃气电厂,而能源部及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将准许建设相当数量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对天然气的推崇也解释了为什么奥巴马只字未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强行减少煤炭需求对矿工来说是个坏消息,对德克萨斯这样以煤电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地区来说当然更不是好消息。这在政治上也将遭到众议院的反对。近日,在参加完一个针对新燃煤电厂碳排放标准的会议后,众议院议长博纳表示,新规定将以牺牲无数就业机会为代价,“简直是疯了”。
哥伦比亚大学能源中心主任杰森·波尔多夫曾出任奥巴马气候政策顾问,他指出,虽然总统宣布了一系列重要行动,但想要改变切实发生,离不开国会的支持,只有国会立法制定碳价,才能激发市场热衷减排。
其实,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美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军事项目正在尝试使用新一代生物燃料;在军事基地建设3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支持奶农修建沼气池等。这些项目大多耗资巨大,例如,为了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研发新型核反应堆,最近政府批准了8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
立新必须破旧,代表“旧势力”的煤炭行业因此紧张起来。在总统公布了新的气候行动计划后,一些公司表示,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者CCS技术正变得更为迫切。煤炭行业也计划联合制造商和其他相关商业团体,一起游说抵制电厂碳排新规的出台,理由是新规将会提高发电成本。他们还计划求助于国会议员,毕竟一些国会议员来自高度依赖煤炭生产或发电的州,他们更倾向于捍卫所属州的利益。
能源分析师称,一旦新的环保标准开始实施,美国1/3的燃煤电厂将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去年美国公用事业燃煤量为8.25亿吨,而2007年的数字为10.45亿吨。与此同时,去年美国煤炭公司出口了1.26亿吨煤炭,2007年时的出口量为5900万吨。
然而,专家们预测,在美国,其他燃料要想取代煤炭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去年,天然气价格低廉,天然气发电挤占了煤炭发电的比例,使煤电比例下降到37%,但是,今年天然气价格有所回升,煤电的比例已经恢复到40%。
环保署将出重拳打击燃煤电厂,随之而来的将是国内煤炭市场的萎缩。眼见内需将受到抑制,煤炭生产商们也在筹划拓宽出口市场了。他们的目标市场包括中国、印度和欧洲。数据显示,在美国燃煤量减少的同时,中国、印度等国的煤炭消费量却增长迅猛。最近,印度官方表示,计划增加煤炭进口,以避免出现大范围停电,毕竟,印度一半以上的发电量来自煤电。
对于出口前景可期,美国的煤炭生产商们相信,全球的煤炭消费量仍将增长。皮博迪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雷格里·博伊斯预测,未来5年,全球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增加14亿吨。
(来源:美国福布斯网站,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王海霞/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