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我国首单碳交易在深圳诞生

中国碳交易试点将陆续铺开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6月24日   第 06 版)

  深圳碳交易市场6月18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深圳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启动碳交易的试点城市。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在减排行动中发挥市场机制的有益探索。

  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启动,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加上深圳,全国共有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这些试点省市的碳交易权在今明两年陆续上线,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将陆续铺开。

  首日成交21112吨配额

  据了解,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首日,共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其中3笔为企业交易,5笔为个人交易,最低成交价为每吨28元,最高成交价为每吨32元。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启动仪式上展示了我国首单配额交易: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作为卖方,出售2万吨配额给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双方以58万元成交。据了解,买方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不是纳入深圳碳交易的控排企业。这些企业以市场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碳市场交易。

  汉能控股集团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吴宏杰称,汉能控股从卖方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购买1万吨碳排放配额,成交价为每吨30元,这是中国首个强制碳市场启动后首单配额交易成功,对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能控股此次购买的碳排放量并不留作己用,而是看重其独特的历史意义。

  深圳碳交所总裁陈海鸥透露,该交易所的首日交易总配额是21112吨,除了中石油和汉能控股两家企业购买2万吨外,剩下的1112吨配额被5名深圳个人投资者买走,卖主也是深圳能源东部电厂。据称,多数个人投资者购买碳排放权是出于公益目的。

  新能源汽车有望纳入碳排放交易管理

  目前,深圳已将635家工业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中。按计划目标,在2013—2015年,这635家单位获得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32%。

  据悉,深圳市碳交易市场建设,将遵循“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今年的启动阶段,将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管控单位碳排放总量占该市总量约40%。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介绍说,在将635家重点工业企业和部分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的同时,深圳还会将新能源公交纳入碳排放交易管理,力求结合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应用,从强制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过渡到以配额分配推广的方式。

  据介绍,自2011年10月国家宣布深圳成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率先启动运行,并在筹备过程中创下数项第一:制定我国第一部规范碳交易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制定我国第一个组织层面温室气体量化、报告和核查规范和指南;建立我国第一个主要采用基准法进行分配的碳交易体系;建立我国第一个配额博弈分配系统;建立我国第一个投入使用的温室气体信息管理系统、注册登记簿系统和交易系统。

  呼吁出台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作为我国首批碳交易试点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等省市预计在未来一年陆续启动碳交易权上线。解振华认为,这说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特别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我们的减排方面,不只是靠说,而是采取了实际行动。

  目前,我国在7个省市试点碳排放权的交易,但是每个地区的交易试点方案都各具特色。在7个试点启动运行后,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最终目标则是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体系。

  在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碳交易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发展完善寄予厚望。专家呼吁,急需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出台。

  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市场参与主体各方责任的界定,职能的界定,市场运行过程当的监管,都需要法律法规来加以明确,现在国内不少地区都在积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但是缺少一个全国性碳排放权的交易体系。“希望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尽快推出一个科学、健全的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一位与会专家称。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一方面,国家正在统一企业的核算方法,涉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航空等行业;另一方面已着手建立国家碳排放包括资源交易和碳排放权的注册登记系统的设计。目前整个系统的设计框架已经完成,正准备进入实质性的软件设计与设备的配置。

“低碳中国行”低碳日启航
国家节能中心发起成立全国节能宣传联盟(聚焦)
手绘环保折扇比赛
倡低碳度夏(图片新闻)
中节能2012年减排二氧化碳451万吨(关注)
资讯
我国首单碳交易在深圳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