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中国光伏“市场在外”之说应当休矣

红炜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5月20日   第 04 版)

  核心技术、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说法始终伴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2011年后更成为分析光伏产业残酷整合原因的不二理由,时至今日不少文章仍是言必“两头在外”,好像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永远的痛”。笔者以为:核心技术是否全部在外有待观察,“市场在外”之说早已时过境迁,应当休矣。

  早期作为加工业,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从2004年开始,伴随国际市场的兴起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在逐步占据国际市场60%天下的同时,确也难免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必然结果。

  其实,这不单是光伏产业阶段性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早期中国众多产业基本都是走了这样一条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之路。至今这一发展之路改变有限,原因既有国际分工大格局因素的影响,又有中国产业界善模仿不善创新因素的影响。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产业还在延续过去的老路,而光伏产业正在改变这条发展之路。

  正是因为中国光伏产业正在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变得强大,所以国人对它的要求自然也会增大。如果不是中国光伏人抓住历史机遇,把光伏产业做到与世界同步,做到让外人只能通过“双反”来进行限制,而是仍像许多做了几十年了还在为国外代工的产业,谁又会对光伏产业提出过多要求?正如家中的孩子天生孱弱,无人会提过多要求,而孩子后天发展强壮,家长自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提出不存在或者已经改变了的问题,难免要让人想到提出者的无知。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之说已经存在了七八年,如果研究界仍是老生常谈,其解释只能是或者这些研究人员不进步,或者中国光伏产业不进步,可中国光伏产业毕竟极大地进步了。

  只要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稍加分析,就会得出这样一种判断:对于“两头在外”,如果五年前说,可能是眼光独到;如果两年前说,可能是言之有理;如今再说,实在会让人质疑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了,因为这一结论与实际大不相符。

  先说技术在外,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虽然我国太阳能专利权人主要是自然人和企业,而企业专利权人又多来自境外企业,但专利数量已经远超美国、日本、德国之和,成为全球第一,至今还在迅速上升之中。一定要说技术在外,笔者愿意继续观察。

  再说市场在外,则与事实完全不符了。2012年全球光伏电站安装量为30GW,德国7.8GW,为全球第一,中国4.8GW不是第二也应第三;2013年全球预计35GW,中国预计10GW,全球第一的位子恐怕无人能争。分析国家产业导向,国内市场规模保持全球领先已成趋势,就连国外企业也都纷纷觊觎中国市场。如此还说“市场在外”,难免成为笑柄。

  错误的分析必然导致错误的判断,其实国内市场的核心问题已经不是市场还要扩大多大,而是国家能够承受多多少;错误的分析骗了自己也倒罢了,如果再给竞争对手留下口实却是万万不应该的事情。一些国家恰恰认为中国过多享受了他们的新能源补贴进而呼吁中国要扩大国内市场,呼吁中国承担责任。其实中国早已承担起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在努力支付着超越我国发展水平的国内市场光伏发电成本。

  产业研究不是情感,不是振臂高呼,产业研究是要准确把握事实,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开拓新能源和金融创新的双赢路径
能源价格改革与“塔西佗陷阱”(声音)
扁鹊三兄弟治病对能源纪检的启示(能源廉政)
中国光伏“市场在外”之说应当休矣
农业沼气能源生态模式亟待解困(农村能源)
项目环评“不能公开”怎么弥合共识断裂(冷眼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