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中美能源合作(能言能辩)

□许勤华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4月22日   第 01 版)

  4月13日,中美能源合作会议开幕。整体而言,此次中美能源合作对话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中美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日益制度化,像一辆载满乘客的动车在急速向前。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因为附带有太多的国家利益,因此称之为某种形式的交易。借用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来解构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大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为:首先,中美双方有交易的动机且有能力进行合作。两个国家有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双重需要的共同利益,且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各具禀赋有互补性,因此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其次,中美双方通过对话磋商夯实了合作制度的基础。相互交流通过对各自政府合作决策环境的改善,增加了促进合作的动因,不断加深了合作。第三,中美双方已拥有国际制度化了的对话平台。国际制度能促进信息的传输,提高两国之间的透明度,降低了信息成本。

  如果说2009年是中美能源合作的快速启动年,那么时隔四年,中美之间已经签署了多个政府/部门间合作协议,创建了三个双边机制(中美油气论坛、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和中美可再生能源工业论坛),三个多边机制(五国能源部长会议、全球核能合作伙伴计划GNEP部长级会议和国际先进生物燃料大会),一个中心(中美能源研究中心)和一个企业合作平台(中美合作项目—ECP)。可以说,双方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能源合作格局基本确立,中美能源合作制度框架基本构建。

  正是因为拥有了较为规范性的合作制度,大大降低了中美这两个战略对手之间对合作利益分配的敏感度,使得合作更易形成,这也是中美双方合作得到双方政府部门即中国国家能源局、商务部、美国能源部、商务部、贸易发展署五个部门通力协作、鼎力支持的主要原因。中美合作项目ECP成立以来的发展,特别能够说明中美能源合作的成绩。

  ECP的发展集中体现出三大特点:一为参与的成员企业日益增多。今天的ECP不仅仅是美国大公司需求新增长点的平台,也是众多高成长中小型公司、创业型公司到中国市场谋求发展的最佳平台。二为业务更加多元化。ECP业务范围包含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清洁煤炭、节能建筑与设计、清洁交通核燃料、工业能效、核能、能源金融与投资、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动)和页岩气等。三为合作成效显著。ECP在过去的三年半的时间里发起或参与了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广泛,既有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的商业示范项目,也有政策、标准和商业模式的研究项目,形式也多种多样。

  中美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当前美国正在实施能源战略计划和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蓝图,中国也正在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谋划长远的能源战略。展望未来,在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石油安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节约替代和核电安全发展等领域,中美都将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中美能源合作(能言能辩)
核电新基地提升产业核心能力
中美就能源合作“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