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海工装备业求解“造壳”困局

不应一窝蜂涌入,需防范产能过剩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4月15日   第 06 版)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多部委共同制订的《“十二五”后三年船舶工业行业行动计划》将于近期出台,拟对重点船舶企业予以政策倾斜,给予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必要支持,同时引导船舶行业向高端环保和深水海工领域进军。船舶企业进军海工装备市场,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热潮的到来,海工装备市场已是如火如荼。根据Clarkson统计,正在开发中的水深200米以上海洋项目共有99个,可能开发的潜在项目竟达925个,未来海工装备的需求可能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虽然船企转型海工装备领域无可厚非,但业内提醒,不应一窝蜂涌入,需谨防产能过剩带来的后果。

  国内企业接单能力增强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近几年传统造船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但海工装备制造业却发展迅速。

  有分析指出,中国船企在海洋钻井船设备接单项目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除了在浅水领域运用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外,还逐步加快深水钻井船、搬迁式钻井平台的接单步伐。

  去年以来,国内企业在钻井船、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接单订单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其中,上船公司确定承接4艘Tiger系列钻井船订单,这是中国船厂首次承接深海钻井船订单。上海船厂将负责钻井船的设计、采购、建造、全船设备安装调试等,这对中国海工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惠生重工获得比利时EXMAR公司2.6亿美元“浮式LNG液化再气化存储海工装备项目”(FLRSU)总承包合同,还获得美国船东一份LNG-FRU建造安装项目原则性协议,这也标志着中国海工企业首次在深水浮式FPSO-LNG这类高端海工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大船重工也于今年获挪威船东1+3艘钻井船订单,成为国内接到钻井船订单的极少数船企之一;太平洋海工与丹麦Evergas公司签订了3+5 DRAGON27500 m3系列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设计与制造订单。

  “这一系列高端新型装备订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海工行业的发展层次,为国内企业今后获得更多高附加值订单奠定了基础。”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2012年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迎来一波钻井装备订造高峰。期间,全球累计成交180座钻井装备订单,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78座、钻井船73艘、半潜式钻井平台20座、辅助钻井平台9座。2013年开始,这批钻井装备将陆续进入交付期,为生产装备订造打下基础。

  据预测,2013年世界海洋油气开发投资总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2600亿美元的最高水平增长38.5%。海工装备市场后续订单有望持续火爆。

  关键设备配套率低

  2012年,工信部正式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2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4000亿元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35%以上。规划同时强调,到2015年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要达到30%以上,2020年则要超过50%。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集聚度的产业区,并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国内企业在海工领域主要仅从事钢结构部件的加工建造,而利润最高的配套设备、水下设备制造基本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大多数国内企业只能提供附加值较低的通用型设备,依然停留在“造壳”工业的阶段。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董事长宋海良认为,研发能力及配套能力的薄弱是当前我国海工装备业发展的两大软肋。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深有感触,“船舶工业在兴旺的时候,造船大发展,相关的配套没有同步规划好,造成现在船舶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只有50%左右。相比日本、韩国95%的国产化率,差距很大。因此,我们在这一轮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吸取船舶工业的教训,重视配套的同步规划。”

  据了解,目前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价格为2亿美元,半潜式钻井平台价格为5.5亿美元、钻井船平均价格为5.5亿美元。然而,国内船企往往为了赢得订单,对船东给出较低的报价。据统计,中国企业承接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的平均金额在2亿美元以下,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均金额约为4亿美元。

  “价格低,一方面体现了国内海工企业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恰恰表明,我们要取得海外订单,在关键配套方面缺乏竞争力,而迫不得已在价格上作出让步。”一位民营海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产能过剩隐忧显现

  在海洋油气开发热的带动下,海工装备俨然已成为传统造船企业和重工企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各大公司纷纷涌入海工领域,各地政府也大力支持传统船企进军海工领域,但业内人士提醒,必须警惕新的产能过剩。

  有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产能扩张速度,国内船企的平台生产能力将很快达到120座/年,总产值规模将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根据海洋工程权威分析机构ODS一Petrodata的预测,2010-2015年,世界海洋钻井装置的总需求量仅为83-116座。“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几率较大,即低端同质化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王锦连看来,海工装备制造能力的过度扩张还将导致这一领域出现大而不强、乱而分散局面,引发同质化竞争、低价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江苏南通一位民营重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十年前转型做海工的时候,南通的海工企业屈指可数,而近一两年,当地冒出至少几十家海工企业。不过,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有些企业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制造能力,也就谈不上产能,只是在通过海工概念进行炒作而已。

  虽然对产能过剩的预测有不同看法,但做好防范工作却是业内共识。“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造船企业曾掀起转型海工热潮。这些企业尽管技术实力雄厚,但低估了海工领域的高门槛和特殊性,一窝蜂涌入终尝失败苦果,致使日本企业在海工市场销声匿迹,这对中国的海工装备业是个警醒。”业内人士称。

亚洲最大海上油气处理平台建造完工(关注)
海工装备业求解“造壳”困局
资讯
国内首台双速遥控起重机问世(图片新闻)
中高联手三菱抢滩燃气发电设备市场(关注)
特高压或将助力我国风电由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