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应对雾霾 电网企业可有为

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节能服务等阻击PM2.5

本报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2月04日   第 19 版)

  英大传媒 /供图

  近期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遭遇罕见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1月30日,全国灰霾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对此,我国各地电网企业积极采取加大电网设备巡视和保障力度、强化对设备的状态评价等各种措施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多措并举降低污闪可能

  雾霾对电力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呢?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外绝缘与绝缘子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周军近日介绍:“一是雾的影响,即湿度的影响,其影响体现在导致电力系统设备外绝缘表面受潮,外绝缘水平下降,从而造成污闪现象;二是霾的影响,即大气中污秽物的影响,其影响体现在使电力系统设备外绝缘表面污秽度增加,与高湿度环境叠加后,也可能造成污闪。”

  因此,要想减轻雾霾天气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影响,可从提高设备外绝缘在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污闪能力,以及提高设备外绝缘设计的耐污水平两方面入手。据了解,为防止发生污闪事故,近日国家电网系统已采取了喷涂RTV涂料、大量采用复合绝缘子等措施,极大降低了输电线路发生污闪事故的可能性。

  按照国家电网的要求,各地电网企业迅速行动起来,江苏省电力公司启动了应急预案,出动专业人员对输电设备开展现场特巡,针对微气象区、污染严重区、易发生覆冰舞动区增加特巡次数;北京市电力公司确保95598客户服务热线畅通,重点对“煤改电”等客户的故障报修进行监测,做好服务应急准备工作;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则借助智能巡检机器人对重要枢纽变电站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视。

  借特高压提高输电比重

  如此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从何而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认为,重要源头之一就是“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事实证明,目前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发电的拓展空间已近饱和,环境容量也有了更高要求。据统计,长江沿岸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发电厂。同时,既有的输电通道受容量制约,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改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其中,特高压电网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日前,国务院关于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在电力建设中,坚持输煤输电并举,逐步提高清洁能源输电比重,并三次提到特高压,强调了特高压在“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相关人士介绍:“通过特高压跨区电网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消纳规模,降低煤炭使用;同时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在配置能源资源中的作用,大幅度减少‘三华’范围内的新增燃煤消耗,提高‘三华’地区已有电厂燃煤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有数据显示,通过大力发展特高压跨区输电,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与输煤输电并举,到2015年、2020年,电力行业对东部、中部地区PM2.5污染的影响程度将分别降低27.5%与30.3%。

  完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

  据了解,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科研机构的观测显示,此次造成全国范围内雾霾的产生,城市密集的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消除机动车污染,零尾气排放的电动汽车最有效,也是与电网企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其中,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无疑是支撑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服务在改善电力负荷特性时,也能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已初见成效,建成投运251座标准化汽车充换电站、1.33万台交流充电桩,尤其是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北京高安屯循环产业园示范充换电站等电动汽车四大创新示范工程,将对今后各地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产生不同的示范意义。

  日前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强供能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结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CNG/LNG)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北京、上海、重庆等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天然气加注站等服务网点。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此外,国家电网相关人士还指出:“电网企业推广节能技术,为高耗能企业提供节能咨询、评估、诊断,也能通过节能降耗达到减排效果。”

资讯
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交流特高压发展
关注
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开始线路架设(图片新闻)
应对雾霾 电网企业可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