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2月04日   第 15 版)

  我国稠油炼制技术

  首次输出国外

  本报讯  1月3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加拿大海滨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技术协议,就中方向加方输出稠油制轻质油技术问题达成意向,协议年限为30年。这是我国稠油制轻质油技术首次向国外输出。

  加拿大海滨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德元介绍说,加拿大的稠油蕴藏量约占全世界的1/3,仅萨省可开采稠油的储备就超过210亿桶。但目前加拿大现有稠油炼制技术都是掺混轻油或加氢再炼制,不仅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也比较大。因此这些探明储量还不能完全变成可采资源,给炼油公司带来很大压力。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曹志德介绍,该稠油制轻油技术在300℃至450℃的柴油温度馏程内,轻质燃料油出率为73.36%,石油干气出率为7.26%,剩下的为石油焦,各项指标均达到加方要求。中加双方已在加拿大筹建工业示范装置,预计今年6-7月建成,2年内实现工业化生产,5年内技术将趋于成熟,可望在加拿大各地推广使用。

  (迟媛)

  云南颁布全国首个

  生物柴油地方标准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云南省质监局获悉,云南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地方标准正式出台,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两桶油”曾用于拒售生物柴油的理由之一——生物柴油无混配标准,将不再成立。云南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地方标准于2010年10月由云南省能源局提出,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后,下达了地方标准修订任务书。

  业界专家表示,制定适合云南省的生物柴油强制性地方标准,生物柴油加入量应适当增加,初步考虑在10%至20%之间,以云南省目前的柴油使用量,此标准将为生物柴油提供一个广阔的出路,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柴油的供需矛盾。此外,制定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10的强制性地方标准,适当增加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用石油柴油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杨之辉)

  北油所与中国国际

  期货达成战略合作

  本报讯  1月30日,北京石油交易所(简称“北油所”) 与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际期货”)在北油所交易大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在交易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交流、金融创新、会议推介等多方面的多元合作。旨在共同提升双方服务水平,促进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此次双发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期货行业、大宗商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现货贸易的功能,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规避价格风险的交易工具。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完善平台各项服务措施,为整个行业搭建一个联通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交易平台。”北油所副总裁石加福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在2013年将着重就交易服务、会议推介两方面展开合作。计划于下半年围绕原油、成品油召开国际行业大会,合作细节正在进一步磋商。

  (何英)

  中原油田

  “三废”治理显成效

  本报讯  2012年,中原油田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三废”治理工程,全年实现采油污水回注率100%,废弃泥浆固化处理率100%,注水残渣产生量同比减少6万吨。

  为防止采油污水对环境的破坏,油田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改造,修建了计量站防渗池,及时回收回注钻井、作业废液,实现了采油作业污水零排放。目前,油田3000多口单井安装了定压单流阀,进行套管气回收;配套5套撬装式天然气回收装置,对回压高的井进行天然气回收。油田采用生物降解工艺对石油化工总厂污水处理厂恶臭进行治理,并安装脱硫除尘设施,使外排烟尘浓度由730毫克/标方下降到100毫克/标方。

  通过推广采油污水除铁降泥、二氧化氯污水处理等降渣新工艺,油田每年的注水降渣产生量由最初的10万吨降至目前的4万吨,有效控制了增量。与此同时,油田积极实施注水残渣综合利用工程,下发“含油污泥和注水残渣回注处理实施细则”,全面推行调剖回注,消除积存残渣量,2012年全年处理处置注水残渣4.17万吨。

  (饶志坚)

解读《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之炼油
资讯
石化产业园应注意多项问题(关注)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顶风冒雪保供应(图片新闻)
润滑油市场进入精细化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