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1月14日 星期一

华北电力大学输配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华:

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专家谈)

本报记者 郭立琦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1月14日   第 25 版)

  智能电网作为电网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各国都根据本国的不同情况发展智能电网。就我国来说,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

  首先,我国能源基地和负荷基地距离远,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集中在西部,距离电力负荷中心一般都在1000到3000公里,这与欧美和日本的情况不同。未来10到20年,发展交直流特高压电网,提高“西电东送”能力将是趋势。因此,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以特高压作为骨干网架,强调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调度的全方位智能化。

  其次,我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集中在西部地区,目前并网和输送的效率都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对风电、太阳能等不可控的、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的预测精度,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度,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和消纳问题。目前西部地区主要靠火电进行调峰,势必会降低火电发电效率,风电具有季节性,一般在冬季发电量较大,这就与火电厂供热负荷相冲突,也会减小其调峰能力,类似这样的矛盾都需要通过发展智能电网来解决。

  再者,长期以来我国更为重视的是防范大面积停电,关注大电网安全,虽然对局部配电网安全也在逐渐提高关注程度,但投资方面欠账很多。目前,我国在输、变电环节的智能化程度高一些,配电领域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分布式电源大量运用的情况下,特别需要配电领域智能化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投资主体往往是用户和设备商,但他们的积极性不高,现在也没有看到盈利模式。智能配电网只有真正实现盈利和提高能效,才能大范围普及。因此,我国配电智能化的发展应主要立足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最后,现在我国电网的安全性高,主要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这些二次设备。我国电网二次设备是世界领先的,但一次设备,像大电网的网架结构等,与国外的网架相比还不够坚强,往往需要二次设备来弥补一次设备的不足,出事故时通过自动装置切换和调整电网结构来保证供电安全。电网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是电网建设的第一要义,未来需要通过智能化广域监测和安全稳定控制等技术手段来保障,这也是智能电网自愈性的体现。

发展智能电网
建设美丽中国(评论)
中国能建全面发力智能电网建设
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专家谈)
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路线(智能电网专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