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

土壤修复莫“画饼充饥”

□侯宇轩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1月07日   第 06 版)

  继火电脱硝之后,土壤修复成为环保投资者眼中的“饕餮大餐”,企业趁行业内尚无准入门槛之际纷纷涌入,以期分得一份甜羹。主营固体废弃物治理、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企业涉足尚可理解,而与环保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也都跃跃欲试则着实令人费解!然而,土壤修复行业并非“想试就能试、试了就能成功”的行业,概念炒作不利于行业发展!

  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时对“三高”产业严重依赖,前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留下了难以根治的“后遗症”,土壤污染便是这种模式下产生的其中一“痛”。“十二五”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全国产业结构布局将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未来崭新的局面将是东部地区以高新第三产业为主,工业生产等“三高一资”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然而,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前瞻意识,在土壤开发前期忽略了污染土壤治理的责任归属问题。污染企业“拍拍屁股走人”,仅留得一块污染严重的土地“无人问津”。政府是国内土壤修复的主导者,修复资金以财政拨款居多。但是,未来土壤修复面对的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入,政府这个“大头”到底能当多久?部分人士认为上有政策,下就会有对策,殊不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毋庸置疑,土壤修复是块亟待开垦的“新大陆”,前期技术落后、经验缺乏无可厚非。随着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行业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发展道路会逐渐明晰,市场化制度会更为严谨。但是,成功市场化并不能建筑在一味鼓吹的美好愿景之上,行业标准缺失等现实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土壤修复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又怎能释放?政府不清楚何为待修复的土壤、何种程度计入修复达标、何种技术对应何种类型的污染土壤,空谈上百亿、上千亿的投入量有何实质性的意义?

  行业标准缺失、概念炒作带来的便是盲目跟风:目前,进驻土壤修复行业的公司主要分为专业生态研究机构、环境修复企业以及工程建设机构,负责土壤修复产业链条中前期调查、评估和修复。在修复阶段,出于开发商逐利心切的因素,处理者普遍采取焚烧和阻隔等简单快捷的修复技术。然而,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土壤,这两种技术并不能达到完全根治的效果,开发利用会为使用者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不具备专业技术、不拥有核心设备的企业批量涌入,土壤修复行业刚刚起步确已出现多种顽疾。

  生态修复实际上是一项善后工作,为土壤注入新的“生命”,最大可能发挥其价值。因此,在行业起步阶段更应该抓严,自乱步伐只会使行业误入歧途,走更多的歪路。当前,如北京建工等领军企业,已占据了全国80%的项目。龙头企业是行业标杆,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和技术可供其他企业广为借鉴。

  一言以蔽之,土壤修复行业只有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方能获得长远健康发展!概念炒作不可怕,可怕的是概念炒作背后存在着一群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土壤修复可以只是一项环保工程,也可以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大事!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企业、业内人士都应将“社会责任感”牢记心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作者系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

能源计量助力节能减排标准化
资讯
柴油车国四标准将于7月1日如期实施
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污4607.9万吨(聚焦)
工信部:荧光灯等六行业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关注)
土壤修复莫“画饼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