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第一例家庭光伏电站申请的意义(一家之言)

红炜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12月17日   第 23 版)

  在光伏产业民间圈内有一位知名人士——微博名“海一样的新能源”(以下简称“海一样”), 在10月26日上午国网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接受6MW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当天下午,就向国网递交了家庭屋顶3kW光伏发电并网申请,并要求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成为中国第一例家庭光伏电站申请案例。这一事件是“海一样”苦苦追求多年的个人目标,是国网公司“意见”公布后首例受理的经营行为,更是问话国家新能源产业环境的社会关注点,折射的是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展现的是分布式实施的可行性,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有利于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经济政策的落实结果可以通过《人民日报》社论体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政策的落实结果可以通过大型国企的财务报表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体的多元化,国家经济政策落实结果的体现变得越来越不直接了。常常是国家给力、政策强力、执行努力,但总是受机制等因素影响造成最终结果不发力,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公信力。比如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却未必能按比例收到那么多钱;再如明确了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却未必能按时发放到投资人手中,政策自上而下的衰减性与延迟性,使得人们总在质疑政策本身的合理性。用笔者的话说就是政策落实总是差“最后一米”不到位,总是使好的政策难有最好的结果。国家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分布式是重点发展方向,科学合理,深得民心。而它带来的必将是一场从技术到管理不小的变革,在业内高度关注这一政策的落实难度的时候,“海一样”用自己的努力承担起检验分布式政策一定能够跨过这“最后一米”的试金石作用。

  有利于理顺产业环境。发电上网,过去从来都是企业行为,我国的产业环境也是围绕其服务的。现在个人也可以申请自家屋顶光伏发电并商业运作,势所必然要挑战运行几十年的产业环境,引起一场深层次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以家庭为单位建设的光伏电站应当享受电价补贴,这也是光伏终端市场成熟国家的普遍现象;享受这种补贴的资格由谁批准,由谁发放,让发改委为每一位“海一样”的申请者发放3kW的项目批准肯定也是不妥的;过去百姓用电的电费是由电网公司统一收取,现在百姓发电的高于脱硫标杆电价的补贴电价如果也由电网公司支付的话,国家是否给予这个职能,按时、按量将补贴款项拨付电网公司。光伏发电企业的钱不应该拖,个人就更不应该拖了;还有中国普遍存在的共用屋顶问题,使用权限、利益分配如何法律界定等等。“海一样”家庭光伏电站申请这一简单事情的背后,理顺产业环境的复杂程度可以想象,原有的管理和分配机制必然受到挑战。如何回答它,却是国家光伏发电分布式发展政策落实中非常现实、明天就要发生的事情。

  为规模发展探索出一条技术可行方案。浙江的农民章康勋,上海的专家赵春江,目前已有很多人建设了家庭屋顶光伏电站。如果在日照条件适中地区屋顶电站的投资回报年限是15年的话,相信未来还会有大批的家庭参与进来,成为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中10GW分布式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机制问题解决之后,相关的技术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在建设方面,屋顶电站与房屋结构的安全关系,施工单位的资质问题,验收的标准问题;在并网方面,过去的供电系统,都是从电网到每家每户单向的,家庭光伏电站的出现,双向成为必须,最佳的设计方案是什么;在发、用电的方式方面,对于发出的电,“海一样”选择的是“全部上传”的接入方式,“发”、“用”两条线,此外还有“自发自用,多余上传,不足回送”的接入方式,最佳方案又是什么;还有电池板的今后长期技术维护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也在期待着回答。

  国家大力推出光伏产业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促进光伏发电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早日到来。“海一样”家庭光伏电站的申请,不仅是对国家光伏政策落实的检验,更是国家光伏政策的发挥效力的实践过程。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目前国网公司已经通过了“海一样”的申请,后面的路还有很长,期待他走好。

资讯
我国光伏管理将步入信息化时代
第一例家庭光伏电站申请的意义(一家之言)
分布式光伏大门开启(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