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2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油气商敦促以色列加快天然气出口

本报记者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12月03日   第 11 版)

  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公司诺贝尔能源(Noble Energy)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戴维森在日前于伦敦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以色列天然气出口势在必行。”他的这一发言再次让舆论聚焦到了做事拖拖拉拉的以色列身上。

  美、澳公司指望以出口捞金

  一直以来,诺贝尔能源对地中海的油气资源虎视眈眈,多番和以色列、塞浦路斯进行交涉谈判,希望可以通过合作在地中海东部海域开采出商业数量的天然气,而利维坦气田(Leviathan)和塔玛尔巨型气田(Tamar)则是重中之重。

  眼下,指望通过出口贸易捞金并规划自身天然气出口战略的诺贝尔能源越发沉不住气了,该公司要求以色列“干脆”一些,尽快落实天然气出口政策。“能否最终敲定还要看以色列政府,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戴维森对投资者表示,“在以色列确定适当的天然气出口量之前,我们不会再进一步推进手中的天然气项目。”

  目前,由以色列能源和水利部总干事沙乌尔·杰马赫带领的委员会正在就国家出口天然气建议进行商讨,如果最终通过,以色列每年将允许出口18万亿立方英尺(约合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前提要确定好自身需要的年天然气数量。

  “出口计划可以实施,但一定要预留以色列自身所需的数量,保守估计超过2000亿立方米。”杰马赫称,“我们会在国内供应安全和出口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最大化地吸引外资。”

  彭博社消息称,尽管诺贝尔能源声称在以政府做出决定前会按兵不动,但该公司对以色列出口天然气一事十分自信,目前已经打算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50亿美元在该国建立一座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

  此外,澳大利亚第二大油气生产商伍德赛德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日前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竞标以色列近海油气开采权,其中就包括利维坦气田,这一潜在交易数额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显然,面对天然气出口贸易的诱惑,伍德赛德也按捺不住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科尔曼表示,进军以色列是希望拓宽油气投资市场,如果以色列正式敞开天然气出口大门,对该国和油气商是双赢的局面。

  同诺贝尔能源一样,伍德赛德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海外发展机遇,科尔曼表示仅依靠澳大利亚市场的能源项目太局限公司的发展了。“不能否认,以色列潜在的天然气出口实力,的确是引起我们来此投资的主因之一。”他说。

  路透社报道称,伍德赛德打算以比市值溢价50%约75亿美元的价格竞标利维坦气田30%的开采权,这一报价远高于此前分析师估计的47亿-55亿美元。业内不少分析师认为,伍德赛德的算盘打得精,正是看到了天然气出口的潜在利益,才毫不犹豫地大手笔购买开采权,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

  有消息人士透露,在10月底,科尔曼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会面,科尔曼在会谈上曾向后者多番“暗示”,希望内塔尼亚胡能在落实天然气出口政策上加把力。

  在出口与能源安全间寻契合点

  大型能源公司纷纷进军以色列正是向以政府发出信号:点头吧!以色列是时候敞开天然气出口的大门了。

  事实上,以色列的决策者们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希望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国家经济潜力,同时鼓励国际油气巨头来以投资,为其在竞争加剧的天然气市场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色列政府表示,必须在建立一套全球顶级的天然气出口体系之后,才能展开出口活动。

  像以色列这样的国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地缘政治的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出口天然气不仅能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局势。此外,出口天然气对当地开采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若无天然气出口,将很难吸引油气勘探开采公司。

  《耶路撒冷邮报》撰文称,以色列认为开放出口市场,会给本国天然气供给量带来负面影响,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继续“闭关锁国”,以色列会成为下一个孟加拉国。上世纪90年代时,孟加拉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油气巨头来此展开的勘探开采活动,但开始生产后,出口许可始终被推迟,致使油气公司纷纷停止工作或终止项目。直到2002年,孟国宣布允许出口活动,前提是要保证国内至少50年的能源需求,但这依然没有挽留住纷纷“寒心”而去的油气公司,至此孟国的油气勘探投资逐渐下滑,时至今日,尽管拥有庞大的地质潜力,却仍然是个天然气进口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以色列发现的天然气储量如果得到妥善开发,能够满足以色列未来150年的天然气需求。

  “只要能在以色列能源安全和天然气出口盈利之间找到公平合理的契合点,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戴维森直言不讳地称,“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甚至做出了最积极的假设,即以色列80%的电力来自天然气;25%的轻型车辆和公共交通均由压缩天然气或电力带动;增加工业用量的情况下,以色列仍然拥有足够多的产量维持国内市场至少30年的需求,且有大量剩余天然气可进行出口买卖。

油气商敦促以色列加快天然气出口
资讯
印油企想购买卡沙干油田股权
印电力集团来华“求财”(关注)
谷轮涡旋TM技术为空调行业披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