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任正非:“绝境”突围,不服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中国经济周刊 》(

    当一个国家,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个,以一国之力想要“弄死”一家公司,还是一家中国公司,这件事的结局似乎并无悬念。但是,任正非和华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2020年,是华为“极限生存”的一年,其所面临的局面和困难,前所未有。

    但必须要面对它的是1944年出生的任正非,一位已经76岁的长者,他不仅要带领华为近20万全球员工突出重围,找到生机,还要做好“此生再也见不到女儿”的准备。美加释放孟晚舟的条件是“认罪”,但父女俩都态度明确:“无罪可认”,坚决拒绝向美国低头。

    美国之所以将华为作为“靶子”,他们“害怕”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5G,更本质上的居心是想要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这也让任正非和华为的命运走向,成为一个时代的注脚。

    制裁,制裁,制裁……突围,突围,突围

    华为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在美国一波又一波的严厉制裁下,使我们终于明白,美国某些政客不是为了纠正我们,而是要打死我们。”11月25日,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如是说。

    这是一次悲壮的讲话,在“艰难时刻”,为了自救,也为了不让上下游供应商一起受损,华为不得不“断臂求生”,卖掉了手机子品牌荣耀。

    “最后一次现场聆听任总的讲话,之后全场合唱《共青团员之歌》,泪奔。相濡以沫没有出路,那就相忘江湖,勇者胜。”一位荣耀员工在朋友圈写道。据说,这首歌是任正非亲自挑选的。

    虽然所有中国人民都希望华为能上演一场“超燃”大戏,但以一家商业公司去对抗一个国家的“向死”打压,谈何容易。

    2019年5月15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Entity List),和此前对待中兴的招数一样,限制华为购买美国芯片及关键零部件,特朗普希望借此让华为“猝死”,至少是“休克”。

    随后,华为的“备胎计划”浮出水面,海思这个研发投入超过千亿,但一直被锁在华为“保险柜”里十几年的“备胎”,一朝天下闻。但特朗普政府看到华为转向自研芯片,又釜底抽薪,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芯片设计软件;之后又下令切断了台积电等代工厂为华为生产加工芯片,这导致华为麒麟旗舰芯片面临“绝版”。

    至今,美国已经对华为展开了数轮制裁,用各种手段,堵住了华为能够获得芯片的几乎所有可能。

    但华为一直在全力抗争,寻找各种突围的路径,长期策略当然是依靠硬核实力自主研发生产芯片,华为的芯片制造工厂已经开始起步。而重建供应链的“南泥湾”项目也在推进中,以实现供应链的“去美国化”。

    “挖煤”“炼钢”“种地”……不再低调的任正非在忙什么?

    一贯低调鲜有露面的任正非,开始高调起来,不仅接连露面接受海内外媒体的采访,争取舆论对华为的认同;还频繁考察走访,为华为的未来发展各方奔走。

    12月,任正非屡屡登上新闻热搜,因为他去“挖煤”“炼钢”“种地”了。12月7日,任正非到访华阳集团,考察华为与中移动、阳煤集团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座5G煤矿。

    12月7日,农业农村部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尝试,帮助传统农业进行“智慧转型”,打造全新“智慧农场”。

    12月8日,任正非又来到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2019年9月12日,湘钢“5G+智慧天车”正式亮相,这是5G实景应用在全国钢铁行业首次落地。

    可以说,华为确实“丢了芝麻”,但任正非其实早就开始“盯上了西瓜”。因为5G时代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一个场景。5G技术更广阔和更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华为凭借在5G上的领先技术和众多专利,完全可以下一盘更大的“棋”。

    目前,华为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在前两块业务都前景非常不明朗的情况下,任正非把目光放在了企业业务上。虽然2019年这部分业务在华为整体营收中占比仅10%左右,体量最小,但它最具想象空间,尤其在5G时代。

    “向死而生”,任正非能否带领华为再次穿越寒冬?

    1987年,任正非以2万多元人民币的初始资金,创办了一家叫华为的小公司。彼时,在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跨国公司们相对于华为有着全面碾压性的优势。

    但是,任正非却带领华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在跨国企业的夹缝中找到突破口,做那些跨国公司嫌苦嫌累的险重项目和他们看不上的鸡肋生意。凭借“物美价廉”和“对客户需求要有宗教般的信仰和敬畏”的服务精神,华为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并逐步在国内打开局面,也积累了“出海”的底气。

    开启全球战略的华为依然靠的是肯吃苦、能吃苦来打开局面,从偏远、贫苦、自然环境恶劣,甚至动乱、危险的地区开始,一步步从非洲、中东,走到南美、亚太,进而走向欧美主流市场。最终,华为成为服务全球超过40%的人口、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第一大ICT厂商。

    当然,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任正非的坚持下,华为每年都会拿出营业收入的15%左右作为研发投入,华为逐渐从技术跟随者变为引领者,甚至率先挺进了“无人区”。

    暴风雨或许会来得更猛烈,但要想让这样一家公司和这样一群人“低头服输”,可能有点儿难。

任正非:“绝境”突围,不服输
张一鸣:围剿与反围剿
潘建伟:中国“量子之父”
董明珠:炼成百亿“带货女王”
王传福: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
施一公:科技造富先行者
钟睒睒:“一瓶水”造就新首富
电商主播:头部主播撑起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