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海南自由贸易港:不只旅游岛更是创新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慧敏︱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海南自由贸易区(港)政策落地近两年,海南省按照中央部署不断探索,统筹推进自贸区(港)建设,《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海南省“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发布,海南坚持高质量发展,布局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全方位的制度创新探索不断优化软环境,南海热土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海南省相关部门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自身优势,海南在发展离岸金融,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深海能源探测开采、深海牧场海洋产业等方面要大胆尝试,加快步伐。与此同时,为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海南需要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体制创新、标准体系制定、人才支撑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

    2018年4月14日,在海南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不同于其他自贸区,海南是第一个明确要全区域(岛)建设自由港的地区,如何建设,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近两年来,海南在全力探索相关路径。

    在产业发展领域,发挥旅游等传统产业优势,并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明确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近日表示,把自贸港建设作为海南2020年最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要在高附加值产业引进上有突破,在服务业提质升级上见效果,园区要真正成为海南自贸港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以培育油气产业、旅游产业、互联网产业、热带高效农业、现代物流业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995年,海南省提出“一省两地”,即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度假旅游胜地战略。

    2009年,《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逐渐明晰,并获得各方认同。

    近年来,海南提出重点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12个产业,包括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产业、金融保险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海南在自贸港政策出台前就陆续推出分类商品住宅用地供给管控制度等措施,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等政策,调整优化产品、区域、租售结构。海南省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南省房地产业“两个暂停”调控政策成效明显,商品住宅库存下降至合理区间。

    《意见》指出,“支持海南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动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国家支持海南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设立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

    面对全岛建设自贸港的重大艰巨任务,海南需要在一些领域进一步“有所为”。

    “海南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中,虽然第三产业占比高,但这其中还是传统产业份额高些,现代服务产业贸易还不够健全。在这方面要大胆试,一定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上述海南省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可以发挥海南的临海优势,大力建设新一代服务业中的临港产业,把互联网和高新技术应用到港口相关产业中,如智能化港口运输、智慧物流、大数据物流等,从而加快货物流转效率,降低货物流转成本。为此,我们需要培养大数据、物流方面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

    该人士还谈道,“根据政策,医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可以率先在海南推广,这是海南发展医药康养产业的优势。医疗康养方面,海南正在引进医疗高端人才,将来在干细胞、靶向治疗等医疗领域都可以进行探索,打造高端医疗、康养产业。这也将丰富海南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

    《意见》实施以来,经过笃力建设,海南发展高新、新兴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海南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海南互联网产业保持高速发展,2018年营业收入增长40%。医疗健康、会展、现代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超级医院”已有17个顶尖学科团队入驻,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一批国际知名医学机构签约入驻。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381家,增长46.1%。

    优化创新发展软环境

    专家认为,自贸区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强调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设自贸区(港),海南当地配套能力、人才方面还有差距,不过可以通过政策放开,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以及跨国公司等到海南发展。”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对标自贸区(港)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高要求,海南需要做出全方位的制度创新探索,扬长补短,优化发展软环境,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开放新经验。

    海南大学的一位教授是海南建省之际就来到海岛的第一批建设者。“相较建省之初建设海南的激情和冲动,这一次,人们更为理性一些。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要把法律保障做好。适应自贸区(港)建设,我们的政策法规要切实满足工作需求,抛弃旧的不适宜的,将真正前沿有效的法规做出来,那样的话,各项创新发展就要畅通得多。”这位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海南要吸引投资,引进企业,投融资环境是重要问题。海南的营商环境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进一步改善。在海南探索建立大宗商品、产权等交易平台,这些平台怎么落地,首先也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我们的标准体系、营商环境、人才支撑等都要进一步完善。”上述海南省相关部门人士表示。

    “对标国际贸易、合作要求,制定规则和标准体系,这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位海南省相关部门人士认为,海南在这方面可以学习迪拜、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地区的一些先进经验,通过多方面举措提升营商环境,打造诚信体系,这对于促进区域内旅游等传统产业提升,以及探索发展新业态都将有利。

    对于备受关注的人才问题,该人士坦言,“海南对外交往、经营贸易等领域都缺人才,按照政策精神,海南可跟国家一流、世界一流的高校合作办分校,办国际学校,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这方面可以当成一个产业来做。”

    随着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海南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海南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海南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归集量质齐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初步构建。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自2018年4月13日至当年底,已引进人才3万多人。召开民营、外资、国有企业系列座谈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极简审批”做法入选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驶入“快车道” 科技创新领跑全国
“双创高地”长三角:政策助推力巨大 “开放式创新”渐成趋势
京津冀的新阶段: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海南自由贸易港:不只旅游岛更是创新岛
新一线城市“排位赛”:科技创新浓度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