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7期)
8月30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温州龙港撤镇设市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称,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复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销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市政府驻地为镇前路195号。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龙港,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此次“撤镇设市”,更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2018年GDP近300亿
龙港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原本仅为苍南县方岩下村的一个渡头,1984年建镇。公开报道显示,1984年6月,时任苍南县钱库区委书记的陈定模带着7名干部和3000元开办费上任龙港首任镇党委书记,开始在一穷二白的龙港探索出一条发动周边先富农民进城投资、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当年7月,龙港镇以1984年中央文件中“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为依据,规定凡在龙港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镇。同时发布《龙港对外开放的决定》,公布8条政策,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出钱谁盖房,鼓励进城,共同开发”,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此举快速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民进城。
据介绍,龙港农民造城的最高峰约在1985年。当年3000多间楼房同时兴建,每天约有1万人走上建筑工地。1989年,龙港人口骤增至4万人。
目前龙港市下辖73个行政村、30个社区,全市人口38.2万人,市域面积183.99平方公里。2018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299.5亿元,城镇化率达6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万元。
龙港撤镇设市:县直接管村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表示,龙港撤镇设市是一项在全国具有探路意义的重大创新举措。其最大特色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主要体现在机构最大限度精简,不设乡镇(街道)层级,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不增加,县级部门力量直接下沉到村居。
“在不设乡镇层级的架构下,为保障政府管理和服务基层效果不受影响,通过合理划分片区范围、强化部门力量下沉、有序撤并村居(社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构建有别于传统乡镇(街道)的体制,形成扁平化基层管理模式,努力探索建立机构最精、层级最少、职能最优、成本最低、效能最高、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型基层管理体制。”浙江省政府新闻办称。
其实,早在2014年12月,龙港就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在试点过程中,龙港坚持“简政放权、精简高效,综合配套、循序渐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将41个镇级机构整合为15个大部门,承接1575项苍南县下放的县级权限事项,基本具备县级管理能力。
“基层强镇日常运行,
就像大人穿小孩的衣服”
“特大镇改市”带来的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从镇升级为市,城镇将获得更大的行政管理权限。乡镇往往没有独立规划权以及房产等事务的管理权。另外,在财政、人事等方面也受到县级政府约束。
“镇级的体制、县级的工作量、市级的工作要求,这是很多温州基层强镇日常运行困境的真实写照,就像是‘大人穿小孩的衣服’,已经穿不下了,不合身了。”8月30日下午,一位曾长期在温州某强镇担任一把手的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极为有限的行政管理权限之间的矛盾,在很多大镇强镇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得很突出。如果升级为城市,这些镇级区域在许多行政权限上,将与县级政府享受同等待遇,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矛盾。”
这些政策红利还将花落谁家?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将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从具体要求来看,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大城市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都市圈内和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同时,需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由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发现,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四省强势包揽了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榜单中的88席,剩余12个席位分别由山东、辽宁、安徽、河北、河南、贵州瓜分。
记者注意到,本次“撤镇设市”的龙港在该榜单中仅位列第17名。全国知名的江苏昆山玉山镇、花桥镇,江苏张家港杨舍镇、金港镇,广东东莞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以及浙江温州下辖的柳市镇、塘下镇的排名均高于龙港。下一个被纳入“撤镇设市”名单的强镇会在其中产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