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国11条”,开放的自信

学会驾驭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 中国经济周刊 》(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4期)

    基本全面放开外资评级机构在华业务;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在华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境外资管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理财公司,允许外方控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支持外资全资设立或参股货币经纪公司……

    密密麻麻一共11条。7月20日,作为国务院金融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金融委办公室公布了11条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之下做出如此重大开放决策,不仅体现了中国遵从新时代、新内涵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也体现了中国面向世界的态度和自信。

    毫无疑问,开放的自信是充分准备之下的气定神闲。这里不仅包括国内金融市场主体面对开放大势的充分准备,同时也包括管理者适应开放环境的充分准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依托开放推动改革。但现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必须注重的“经济死穴”藏得更深,风险更大。这需要我们看清楚、想明白、干到位,才能使改革开放更加顺利地推进。

    举个例子,中国经济当前杠杆率比较高,如果我们明明知道这是重大风险,而不能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会给金融冲击留下缺口。过去,没有那么多外资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非市场化”的手段延缓问题的爆发,但有大量外资存在,情况就会复杂得多,会给非常擅长做空的华尔街大鳄留下“借口”。而且,当内外资本联通后,管理机构的控制难度会非常高。

    人民币汇率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境外的市场预期和走势决定境内的价格?还是相反?很多时候,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发行央票”收回香港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流动性,并借此维系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当然是有效的方法,但这其中所蕴含的成本是很高的,全部金融市场开放之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支付这样的成本?

    笔者认为,金融开放大势所趋,而根据开放的未来尽快厘清监管手段,尽快制定各种风险化解和防范的预案,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迫切需求。但更迫切的是,已经摆在面前的重大风险,必须求解。还是那句老话:迎接客人,要先把房间打扫干净。

    还有,外资金融机构带给中国的金融玩法、工具是否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我们自己的金融机构也学它们的做法,或在竞争中不自觉地被带入外资金融机构的一套做法,是否会进一步脱实向虚?

    金融开放绝非一放了之,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如何把握金融发展的大方向和主动权,始终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无疑非常重要。

学会驾驭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