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参与广州很多工业项目的工作,例如广州汽车工业公司、广州石化、龙穴造船厂、珠江钢厂、文冲船厂等。在珠江两岸一边是繁华的商业区,另一边则是工业区。散布在珠江岸边的工业区主要有广州钢铁厂、广州造船厂、广州造纸厂等。
改革开放前,广州市的工业并不发达,这些工业企业在广州市可是赫赫有名的经济支柱,但是放到全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些中小企业。例如,广州钢铁厂是广州市的一个骨干企业,但它的高炉也就是300立方米左右,放在别的地方属于应淘汰的中小高炉。广州造船厂也算是一个大企业了,但它在珠江岸边,水深条件不够,没法建大型化的船坞,只有一个7万吨的船台造船。广州造纸厂也曾经是我国轻工行业造纸的一个大企业了,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在江苏镇江、海南洋浦都建了百万吨级的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地方的造纸厂也有几十万吨的规模,比较起来广州造纸厂只能算是一个小规模的造纸企业了。而且广州没有生产纸的原料,没有条件搞金光集团在洋浦那样的百万吨纸浆厂。
我向当时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常务副市长邬毅敏等同志提出,趁着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机会,不如把珠江岸边的工业企业都实施搬迁,或者没有条件的适时关闭。把珠江岸边的工业区改造为综合商业区、金融服务区,这样土地的价值会升值,也符合广州市这样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广州市领导对我的想法原则上是支持的。我在北京的广州大厦约请时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陈小津同志和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同志一起协商广州市造船工业的调整。
当时我们已经在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中规划了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3个造船基地。环渤海湾和长江口已经有相当的规模,而珠江口造船基地发展相对滞后。陈小津和张广宁同志协商,在广州市待发展的南沙新区一个叫龙穴的地方,建设一个拥有30万吨级船坞的大型造船厂,然后将珠江边的广州造船厂实施搬迁。
这个意见大家一拍即合。因为广州设立南沙区之后也需要有一些大型项目支撑。我还清楚地记得,陈小津同志是乘出租车来的,谈完后自己打出租车回家。后来广州龙穴造船厂在国家和省市合作下顺利建成,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厂,可以生产30万吨级的油轮。
但是,位于珠江边的广州造船厂至今没有按原设想的那样实行整体搬迁。原因可能是,因为广州造船厂位于珠江边,靠近市区,企业还是愿意离市区近一点,搬到龙穴有诸多不便。另外,现广州造船厂占地的权属或处置可能也没有协调好。因为广州造船厂属于船舶工业总公司,今后土地如何使用,广州造船厂肯定是希望由自己来安排,而市里可能会提出由广州市来统一规划安排。
这和当年江南造船厂搬迁到外高桥情况很相似。江南造船厂在黄浦江边,由于土地使用没有协调一致,一直拖到世博会,江南造船厂的老厂址成为世博园的一部分,留下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和一个大的车间厂房作为船舶博物馆,才算最终解决了问题。
广州钢铁厂的整体关停也历经了波折。钢铁厂需要煤炭、铁矿石、废渣的堆放,既占地,和城市整体风貌也不协调。广州钢铁厂关停大家取得了共识。但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一些领导都出身于广州钢铁厂,他们对广州钢铁厂是有感情的,最好是希望不要关停而迁址重建。所以试想过迁往南沙、珠海。
最终在张德江、汪洋两任省委书记的决策和整体推动下,广东省的钢铁企业,包括广州钢铁厂、珠江钢厂和韶关钢铁厂全部交给宝钢集团重组,成立宝钢广东分公司。宝钢在湛江建设新的钢铁基地,并且支付了关停费用,广州钢铁厂彻底关停,改为钢贸企业。广州钢铁厂原所占土地进行了商业开发。如果广州钢铁厂不关停而拖到现在,结果也会像珠江钢厂一样,不得不走破产重组的道路。这和杭州钢铁厂关闭了半山厂区道理是一样的。
广州造纸厂的调整重组,我原设想像广州钢铁厂在珠江边的厂区一样关停,再异地建设一个百万吨级规模的现代化造纸企业,不生产纸浆,只造纸,纸浆外购解决。但是广州造纸厂自己找了合作对象,在南沙建了一个规模相对小的造纸厂。亚洲金融危机时,为挽救广州市的窗口企业越秀集团,把广州造纸厂划给了越秀,而越秀的经营主业又不在实体经济上,没有对广州造纸做进一步的规划投入,做到我原来设想的建一个百万吨级,在全国规模也算大的造纸企业,我认为是一个遗憾。现在,广州造纸厂也关闭了珠江岸的厂区,土地进行了商业开发。
时间过去很多年了,珠江南岸的广州工业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遗憾的是,我还没有看到最初设想的实现彻底关停搬迁,成为一个新的珠江南岸商业区。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争上石化项目时,广州市争取建了一个11万吨的小型乙烯厂。当时对广州来讲可是一个大项目,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由于不是经济规模,这个项目建成后就亏损,后来广州市赔钱让中石化收购了它,扩建到22万吨,但和现在乙烯规模越来越大型化相比,仍然缺少竞争力。
随着广州市区的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广州石化现在所在的地方已经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广州市也多次想把广州石化厂关停迁到南沙区去。当时找了一个合作对象,准备在南沙区建设和科威特合资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包括100万吨的大乙烯,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多次向曾培炎副总理和我反映,我们也同意这个想法。如果在南沙区能建成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就可以把在市区的广石化关闭,整体迁往南沙。但是在南沙区建设石化企业的设想,香港方面担心环境问题,香港和广州部分两会代表在会上反映,广州市碍于香港方面的意见,南沙科威特合资项目也就停了下来,现在几经波折挪到了湛江。
广州石化已经是纸上画好的图画,停与不停,关与不关,进退两难,在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果石化形势发生变化,最终可能还得走关停搬迁之路。
(张国宝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责编: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