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两岸的冰封被打破,时年近40岁的郭台铭对不少人来说还很陌生。
更早时,郭台铭曾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编者注:鸿海集团前身),但不到一年时间,就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30多年过去了,年近古稀的郭台铭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成为商界大佬,产业布局遍及包括中美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4月17日,郭台铭高调宣布他的新计划——“求万世名”,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
“妈祖让我出来选”
在4月17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国民党常委会上,郭台铭接受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颁发的荣誉状,感谢他在2016年向国民党无息借款4500万元新台币(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今逢郭台铭入党第50年,特别赠送荣誉状表示感谢。”荣誉状写道。
在国民党50年老党员的身份得到确认后,他随即宣布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
在新北市板桥慈惠宫参拜妈祖时,郭台铭向现场民众表示,妈祖托梦叫他一定要出来选。他还称,“和平、安定、经济、未来”这八个字是他信仰的价值,未来要为台湾年轻人创造有希望的环境。
而“妈祖托梦”一说被认为是郭台铭娴熟公关技巧的体现,事实上,信仰神秘力量堪称郭台铭的特色之一。
据坊间传言,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选址富士康在大陆的总部基地,郭台铭曾经带着一位风水大师,在各地兜兜转转一年多,最后才在深圳龙华镇一个山头上发现风水宝地。
而所谓的风水宝地,其实只是一片被坟头包围的荒岭。建厂时,风水大师还为属虎的郭台铭精心布下了“猛虎扑飞鸟”局,广吸财气。
这片荒岭似乎还真成了郭台铭的福地。
1996年落成之际,康柏、戴尔的订单纷至沓来,此后十几年一直高速发展,成为隐身苹果、索尼、IBM等巨头背后的巨头。
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华为总部迁到富士康附近,与其只隔一条高速公路。而不到20年时间,这两家企业都成了左右全球科技版图的巨头。
难怪有人调侃说,占卜问神一直是郭台铭的“主业”。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宣言不禁让人们好奇,宝刀未老的老郭准备好了?
商而优则仕?
郭台铭有勇气出来参选,或许是看到了一股商而优则仕的潮流,最具标杆效应的是郭台铭非常熟悉的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
当然,民调结果或是郭台铭更大的底气。
根据台湾网络媒体“放言”4月16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郭台铭的支持率分别比蔡英文和赖清德高9个和3个百分点。
在《联合报》4月16日的网络民调中,认为郭台铭“参选胜算很大”的比例更是高达80.7%。
如果说民调是郭台铭信心的来源,那他“人生的第三阶段是为兴趣而活”的观点则让人不免猜想,从政是否是郭台铭的理想,“把理想和兴趣结合起来工作,相信那时的我会永不倦怠。”
1950年出生的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其父郭龄瑞是台北县永和市派出所的警察,从小对儿女采取军事化教育,而如今郭台铭管理公司也采取准军事化管理。
1966年,郭台铭进入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但他似乎并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
20世纪70年代,是台湾经济即将腾飞之时,时年24岁的郭台铭抓住了机会。一位朋友告诉他,自己认识的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订单,想找公司承接生产。
郭台铭从当时的岳父那里借到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不过,创业之路并不顺利,公司成立之初就遭遇全球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由于没什么经验,资金很快亏光,股东们纷纷退出,只留郭台铭独自支撑。
不甘失败的郭台铭瞅准电视机商机,从制造黑白电视机上的选台旋钮做起。为保证准时交货,他跑进大小模具工厂,拜托工人们帮忙赶工。手奉香烟、满脸笑意、好话不断,这成为郭台铭当时的常态,这段日子也被他称为最艰苦的时期。
1977年,鸿海扭亏为盈,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铭,并未买房置地,进军正炒得热闹的房地产业务,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立模具厂。
之后,富士康一步步向电脑、手机等消费级产品供应链拓展。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郭台铭瞄准了改革开放后广东的商机,来到深圳成立公司,开启了随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路,确立了代工厂的全球霸主地位。
深谙政商交往之道
在富士康龙华园区里,郭台铭与政府官员的合影被挂在显眼处。
富士康的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这从2009年媒体的一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富士康科技园北面的朝阳门,大型集装箱货车络绎不绝。据了解,在富士康城的高峰时期,一天经过朝阳门的货车超过2000车次。为了方便富士康逐年膨胀的出口通关需求,深圳市政府早年干脆把保税区建到富士康,朝阳门是政府为富士康专设的海关,经过朝阳门的货车,就等于是已经“通关出口的外贸产品”。
对于不少地方政府来说,郭台铭和富士康似乎都是香饽饽,而郭台铭确实深谙与官员打交道之道。“富士康到其他省份设厂,会受到官员热情接待,甚至郭总一下飞机就有红地毯相迎。”富士康一位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河南原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河北任职时,曾经多次与郭台铭洽谈,最终把富士康引到河北。他转任河南后,富士康又在郑州设厂,并在2010年后把苹果生产线搬迁至此。
郭台铭跟美国总统特朗普等外国政要的关系也不错,他此前响应特朗普在美国建厂创造工作岗位的号召——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厂,主要生产LCD 显示屏。
郭台铭这些过往经历被认为是他从政的重要资历。
富士康怎么办?
郭台铭参选消息发布后,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这对富士康影响几何?郭台铭在富士康有绝对话语权,而他的参选势必带来富士康领导层的变化。
正如富士康经理级别的管理层需要背诵的《郭台铭语录》中的一条所言: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
谁将是富士康新的掌舵者,这无疑将影响公司发展。
一直以来,郭台铭都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人。他甚至说过:“不工作就会生病。”郭台铭并非没有退休过,2008年,郭台铭宣布退休。但是一年之后,面对当时金融危机的冲击,郭台铭复出,恢复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生活。
此番随着郭台铭宣布参选,其退居公司二线的声音再次响起。
4月15日,有外媒报道称,郭台铭已有退休计划,“郭台铭在一场活动间隙表示,他计划在未来几个月辞职,希望为更年轻的人才进入公司的晋升铺平道路。但他希望能继续参与有关公司业务的战略决策,计划与董事会进行讨论。”
对此,富士康方面4月18日回应《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集团已做了澄清。“有关董事长个人生涯规划,若有具体讯息将依规定办理。目前,各事业群独立运作,日常运营皆由专业经理人负责。”
富士康方面还称,“郭台铭只是表达希望退居二线,让年轻人去负责日常业务,而他会聚焦在公司战略决策(层面)。”
摆在郭台铭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要找到一位合适的接班人,以把他的转型之路进行到底。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铭把鸿海的生意版图划分为12个次集团,他主张的“分拆”上市,已经将鸿海推向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外界甚至揣测郭台铭是希望利用这种方式“赛马”,从而选出最合适的接班人选。
除了接班人问题,业务转型才是公司面临的更大挑战。
富士康一度因“血汗工厂”受到质疑,高劳动强度的背后是富士康面临的业绩压力。
郭台铭旗下的富智康集团正重新审视并逐步缩小智能手机生产业务,且转向研究未来智能联网车等领域。连续两年来,富智康业绩恶化,2018年净亏损扩大到8.57亿美元。而在2017年,富智康全年亏损5.25亿美元。
此外,郭台铭也在谋求向工业互联网转型,上市公司工业富联(601138.SH)是这场转型的重要载体。
十几年前,马云刚开始做电子商务平台时,很多人建议制造业大亨郭台铭投资马云。但郭台铭认为互联网不过是“小蚂蚁”,根本不能和制造业这个“大象”相比。
时至今日,郭台铭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大象已经被蚂蚁逼得没有路走。所以郭台铭说,下一次工业互联网一定不能看走眼。不过,郭台铭寄望的工业互联网并非坦途。(详见《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6期《富士康大象转身难轻盈》www.ceweekly.cn)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估计要5~10年才能形成产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祝守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当前工业互联网非常热,平台也很多,但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中。
自2018年6月正式登陆A股之后,工业富联市值一度达到了3906亿元,是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但好景不长,3个月之后,工业富联经历“破发”,市值回落到了2700亿元。
有投资者认为,工业富联毛利率偏低,“代工”标签重。2018年的财报显示,工业富联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8.64%,比上年还降低了1.48个百分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从接班人还是业务转型上,富士康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郭台铭参选对富士康意味着什么,对台湾地区意味着什么,都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