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银行如此赚钱 融资焉能不

五大行的万亿利润来自哪

吃息差仍占大头。房地产贷款在增加,制造业贷款反减少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

    在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与国家政策的落地效果密切相关。

    近期,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18年年报。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以下统称“五大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净利润”)合计达10088亿元,平均每天盈利27.64亿元,可以称得上“日进斗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五大行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对于存贷款之间利息差额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有3家银行的净利息差呈现增大趋势。

    此外,在2018年新增的5.13万亿元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额度达2.53万亿元,几乎占据了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对房地产行业贷款也在大幅增长,除交通银行外,另外4家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贷款净增长均在千亿元左右。

    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相反,五大行对于制造业的贷款整体在减少。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分别减少586亿元、529亿元、459亿元、109亿元,只有交通银行保持增长。

    这也引发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讨论:在存款利率上升幅度不显著的情况下,净利息差越大,意味着贷款者的成本将越高。加之大量贷款流入非金融领域重点支持的房地产业,五大行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如何能降下来?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的目标还能否顺利实现?中国银行业,尤其是五大行,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能不能达到中央决策层的目标和要求?

五大行的万亿利润来自哪
五大行的万亿利润来自哪
银行如此赚钱 融资焉能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