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13年1月28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国经济周刊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主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体系之中,并写入新党章和新宪法,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翻开习近平的《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发现,从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发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的讲话,到2018年6月22日他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讲话要点,5年时间里,习近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发表的重要论述多达85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这番讲话告诉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和联合国宪章最大的尊重。正因如此,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呼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走上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坛,他明确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并带来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他指出: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他承诺: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这番讲话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已经被赋予了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正在成为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寻求和平发展之路的行动指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近代西方文明的扬弃与超越。尽管,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历史,确实带给世界巨大的发展动力,带来高超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风貌,但“文明与野蛮”的二元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始终如影随形,它难免把世界变成了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原始丛林,更会带来永无休止的冲突和战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打破了“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突破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只为一己之利的思维方式,形成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中国方案”,同时也让国际秩序变得更加公正合理,这是全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并把我们的命运连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实际正是迎合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但中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中国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形成全球治理新格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周毅)

《中国经济周刊》 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五天
家庭联产承包
我为“包产到户”做好了被撤职的准备
海外留学
四十年前,我们52人赴美留学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世界形势新转折
外资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