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驱动现代化发展的人工智能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不知不觉,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然向我们敞开大门。2017年可谓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元年”,人工智能渗入到生产、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全新体验。

    人工智能一般被认为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产生具有类人智能的计算系统。其概念从1956年提出,随着硬件、软件、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深度发展,人工智能从长期不温不火的状态骤然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我国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我国被认为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人工智能将为各个行业的变革提供全新视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实际上,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早有体现。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7月,国务院在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是到2020年达到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根据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6个重点行业进行融合创新。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应用与研究,正在全方位开启。

    2017年12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行动计划以3年为期限明确了多项任务的具体指标。

    现代化发展的新“发动机”

    据赛迪研究院预计,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697.3亿元,增长率达到17%。2016年末,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还不足300亿元,预计到2018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8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6.3%。

    据《人民日报》报道,当前31个发达经济体中,30个经济体增长放缓,1994年到200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从2%下降到1%。工业化这台发动机提供的动能越来越衰减。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台发动机驱动现代化,成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们找到的一条新出路。

    咨询公司埃森哲研究了美国、芬兰、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发现,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帮助这些国家生产率提高40%左右。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据统计,2007年至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我国占比近20%,仅次于美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我国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世界领先,智能芯片技术不断提升,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过去两年,我国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前10年的企业数总和。腾讯、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跻身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成为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开放平台的重要力量。此外,智能产品和应用大量涌现。人工智能产品在医疗、商业、通信、城市管理等方面快速应用。

    但同时,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缺少有效的行业资源训练库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业界普遍反映已经影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行业中的应用。因此,《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加大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将形成有效引导,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2017年中国经济关键词
多措并举降成本
围捕“灰犀牛”
出清“僵尸企业”
加码管控地方债
2017楼市:分化成为关键词
雄安新区:一诞生就是流行语
找不到商业模式的共享单车
两极分化的A股
2017“租购并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