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拥抱新时代

——企业家热议“经济发展新时代”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而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家们如何看待“经济发展新时代”?他们的企业又将如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拥抱新时代,是每一位企业家必然的选择。

    拥抱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这一历史性判断。

    作为市场经济的“排头兵”,企业家们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判断所蕴含的重大变化和深远意义——过去,人们习惯以企业大小、增长快慢论英雄;今后,将以效益、质量、创新论英雄。深刻理解新时代精髓的企业,会开启崭新的征途。反之,还没有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的企业,恐怕会被时代的列车远远甩下。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党的十九大之后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吹响号角,企业家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在经济发展新时代,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得上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度影响产业格局的今天,中国企业又将如何影响全世界?采访中,多位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各自的思考。

    百川汇流,聚沙成塔。虽然单个企业是微观的经济个体,但如果每个企业都勠力转型,朝着更高端迈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新时代意味着更加错综复杂、激烈的竞争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徐州市考察,这是十九大后他首次调研。从北京到达徐州后,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在这里,他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这让我们倍感振奋。这不仅是对徐工,而且是对全体装备制造业、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从业者所提的要求和给予的关怀。”2017年12月22日,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王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说明中国已经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要告别粗放式发展的时代,进入精益、环保、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时代。“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来看新时代,是充满更加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将更加错综复杂,挑战更强,企业家一定要有很好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拥抱新时代,同时接受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挑战。”王民说。

    5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2017年年底经济总量超过80万亿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和契机,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期。

    “前些年,我们从产能落后到产能过剩、从产业门类严重缺失到成为产业基础最全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产能到先进产能……完成了巨大的积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大方向,必须符合大方向,企业才能顺应潮流。”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段玉林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快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今天都还没有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还没有加入这个过程的企业,将更趋艰难,甚至被淘汰。”段玉林说。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对此深有同感。他对记者说,经济新时代的提出非常有战略意义。“一方面让全社会特别是还习惯于原有成功经验、指望等政策再度利好自己的企业明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政府要求等都变了。另一方面,也给在创新上做出努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以更坚定的信心。”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企业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有更高水平的经营。

    “作为徐工来讲,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很简单——长期一贯走的道路,同质化、粗放式发展、中低端、空心化,这些都要告别;高质量,长期被老牌跨国公司占据的高端市场、高端产品,必须发起冲击。创新驱动是第一位的。”王民董事长说。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精神?

    新时代更需要创新,这是企业家们谈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及最多的理念。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消费升级和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格力将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满足消费者更新换代的消费需求。

    “以改革为先、以创新为魂、以管理为基、以发展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戴厚良说。

    通过过去5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ofo创始人戴威对《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了他对“经济发展新时代”的理解。

    作为新兴的共享经济的一个缩影,ofo目前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1000万辆共享单车,为全球20个国家超过250个城市的两亿用户提供了超过60亿次便捷、绿色的出行服务。2017年上半年,ofo带动新增就业约7万人。“也就是说,每新增100人就业就有近一人为ofo服务,体现了新业态对就业的贡献效应。” 戴威说。

    与此同时,ofo通过与飞鸽、凤凰、富士达等民族自行车生产企业深度合作,也带动了传统自行车产业的服务化和智能化转型。

    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传统产业也蕴藏巨大的创新空间。

    “企业必须顺应潮流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经济结构调整也并不意味着要对某些产业进行全行业的淘汰。即便是在看似传统、落后的产业领域,也存在着极大的发展机遇。”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段玉林举例说,在钢铁行业,虽然粗钢产能明显过剩,但中国巨大的产业发展动力和惯性,还将保持对钢铁的旺盛需求,而高端钢材、特种合金等产品还存在巨大的缺口,这也意味着创新升级的空间。再比如石油化工领域,以柴汽油产品为主的炼化企业面临产品升级的压力,新能源发展也面临市场的天花板,但在精细化工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这两个行业都是看起来很传统,甚至产能过剩,但不意味着‘新时代’不需要这两个行业,更不意味着这两个行业没有发展机会。‘新时代’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把企业带入‘新时代’。”段玉林说。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和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只有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让他们的智慧得到充分迸发,才能创造和生产出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而既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又符合我国长远发展的需要。这些年,国家的人才战略非常显效,以医药行业为例,通过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引进了大量的高端人才,极大地缩短了与国际前沿的距离,部分领域已并行,或实现弯道超车。

    丁列明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贝达药业作为我国医药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其他科技企业一样,未来机遇无限、前景广阔。“我们将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研制出更多更好的药,为我国医药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看来,经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从微观看,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人才,重视研究客户的新需求等;另一方面,政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考核重点等,也将有相应的重大创新。

    实体经济的“质变思维”

    “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释放出的信号无一不是对实体经济的利好。”2017年12月22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宗馥莉表示。

    在她看来,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为实体经济占领发展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和先机,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上。《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全面发布,向着制造业强国迈进。美国也提出“制造业回流”,期望提振经济和就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各国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有专家表示,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出了顶层设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现目标进一步绘出“施工图”。

    “一根筋,一种激情,一份清醒。”王民说他在领导徐工集团的发展中始终保持这“三个一”。“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支柱,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但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是有差距。我们需要一份清醒来找出差距,同时又要用一辈子的坚守来把这个行当干到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据介绍,徐工集团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每年都接近营收的5%。以2016年徐工集团营收771.1亿元计算,这一金额高达38亿元。徐工集团的8000名制造工人当中,高级技工占50%以上。

    在宗馥莉看来,谋求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是不够的。未来宏胜集团将继续以“质变思维”引领企业发展,同时寻求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等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她还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等论断,也为实体经济由量变转向质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企业,要加快转变思维模式,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站上智能化风口

    在工信部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看来,新时代有一个重要特征,是互联网时代。当制造业遇上互联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7年11月27日,《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出台。文件指出,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互联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叉融合形成了数字化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谢少锋认为,工业互联网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贯通,整合大幅降低了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成本,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重构产业的价值链体系。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是实现网络化制造的必经途径,也是各国重塑工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要按照网络的发展规律去做,这个历史机遇就在我们眼前。”谢少锋说。

    格力电器是国内较早迈开智能制造步伐的家电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围绕智能领域布局,在珠海和武汉设立了4个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已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前不久董明珠还向外界透露,格力智能装备从2013年起步至今已经累计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台套,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

    未来,格力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的企业“机器换人”。董明珠表示,格力还将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共同用责任担当赋能中国制造,实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就在制造业推进“智能化”的同时,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传统零售门店的老板们也看到了绝佳的转型机遇,开始了一场智慧零售的革命。

    12月19日,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在南京召开。据介绍,未来3年苏宁互联网门店将拓展到两万家左右,这些互联网门店不仅能准确知道周边小区居民的消费需求,还能给品牌厂商提供经营数据,帮助其更精准地进行商业决策。未来,苏宁智慧零售技术解决方案将打造成一个开源系统,向行业全面开放共享。

    在谈及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考时,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将矢志不渝地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重大机遇,以智慧零售为发展根本,积极创新、踏实干事,繁荣行业、造富社会,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样板。“近日,我们推出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就是一次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向社会开放共享,实现实体商业的持续繁荣。”

    经济新时代,绿色是底色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企业家们从产业的角度看,在新时代,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支柱产业。“弥补长期以来对环境的欠账,以及对现有的产业生产方式进行环境友好型改造,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机遇,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环境保护市场领域,通过基于现有主业相关的业务领域的拓展,获得发展机会。”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段玉林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笼统来讲,这个发展机会将至少持续20年,并且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如果哪个企业还停留在粗放的发展模式中、停留在不顾环境代价的发展方式中,一定会面临被监管部门问责、被行业抛弃的境地。

    段玉林介绍说,中国能源工程集团在能源行业的环保领域进行了创新探索:面向工业园区的区域能源综合供应市场领域,投资天然气、生物质、光伏等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项目,帮助工业园区完成环保改造目标,实现工业园区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排放;同时通过加大对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投资,促进整个工业园区的洁净生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这对于企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当前,能源供应紧张以及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曾经的“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正是党中央对污染治理的坚强决心。

    近年来,正泰集团大力推动光伏新能源发展。正泰杭州火车东站屋顶光伏电站、江山200MW农光互补地面电站、衢州市柯城区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等重点光伏项目纷纷落地。

    “绿色发展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南存辉说。

    走出去,争创世界一流企业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企业家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不少企业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集团内部会议上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谈道,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核电强国梦、绿色能源梦、世界一流梦”,充分发挥核与电、技术与资本、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优势,努力成为全球绿色能源领域和核电领域的领跑者。坚定不移地打造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国家电投的党建力、梦想力、科技力、改革力、文化力、管理力、安全力、奋斗力、哲学力,通过“九力并举”努力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表示,要以“建设网络强国、链接幸福世界”为核心理念,从根本上增强发展动力、改进发展效率、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动中国电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网信企业。

    “国际市场巨大,发达国家市场、中高端市场,中国企业还没有很好地进入。‘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仍有巨大需求。国际化道路任重道远,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深耕。”王民表示,国际化也是徐工集团长期坚持走的道路。目前,海外收入占徐工集团总收入的32%,其中,60%来自“一带一路”国家,40%是徐工进军中高端的北美、欧盟市场的成果。

    中国是工程机械大国,但不是强国。世界工程机械前十强中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就是徐工集团,目前排名第七。

    “几十年来,世界工程机械老大、老二(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集团)位置没有动摇过,第三以下有变化。冲到第三,掀翻前二,是徐工的梦想。”王民说。

拥抱新时代
海尔创业创新33年诠释高质量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