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大学硕士,到中国“西陲第一乡”——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党委书记,28岁的钟梓欧怀着一份炽热的家国情怀,跨越了4500公里的距离和三个小时的时差。
吉根是中国“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地方”。1999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曾在吉根乡最西边的斯姆哈纳村拍摄了“20世纪的最后一缕阳光”,吉根由此声名远扬。著名的“西陲第一哨”边防七连前哨班和中国最西部的77号界碑,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
到吉根乡工作半年多了,钟梓欧初来时的那份欣喜和激动渐渐退去。2月10日深夜,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钟梓欧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感觉越来越强烈的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忠诚的戍边民族
特殊的地理位置、贫弱的经济条件,使“富民固边”成为这个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边陲乡村的永恒主题,也是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钟梓欧的关注重点。
吉根乡的地貌万山纵横,有绵延上百公里的边境线,大小数十个通外山口和河口。“雄浑的帕米尔高原孕育出了体格强健、意志坚定的柯尔克孜族,使他们成为祖国西大门最忠实的守护者。”钟梓欧告诉记者。
“全国劳模”“优秀护边员代表”“感动中国人物”布茹玛汗·毛勒朵是这里的典型人物。她从上个世纪60年代成为第一批护边员开始,5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冬姑拉玛山口上。每到一处见到一块石头,她就会在上面刻上“中国”两个汉字或柯文。
在吉根乡这样的牧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每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每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守边护边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柯尔克孜族老乡的骨髓,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钟梓欧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他亲历的故事:在数九寒天的腊月,一位护边员在零下三十多度低温下到山上巡边,结果发现有人趁老乡转场到山下的空当开着铲车非法探矿,他立即赶到乡政府报告了情况,使非法探矿行为得到及时制止。
吃住都在乡里的钟梓欧,每天都能感受到柯尔克孜族老乡的淳朴和热情、坚守和担当,也看到了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带给他们的不适和阵痛。“这是一群可爱可敬也可歌可泣的人,如何让他们忠诚守边不弱化、致富发展不掉队,成为我们每个基层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钟梓欧说。
转型中的阵痛
地处帕米尔高原深处的吉根乡,每年有长达半年的冬天,同时土地贫瘠,多为荒漠戈壁,自然条件恶劣。加上人口不断增加,草场载畜量有限,牧民的增收空间越来越小。这迫使部分牧民必须向其他行业转移。“离开自己熟悉的古老的生活方式,顺利适应的是少数,更多人表现出了痛楚。”钟梓欧告诉记者。
“每次县城有务工的机会,吉根乡的村民很少有能干满一个月的,然后就会向老板索要工钱回家。” 钟梓欧颇感无奈地说,“到北疆、去内地务工的人更少,全乡加起来还不到20人。”
钟梓欧看到了更多不能适应变化带来的挣扎和痛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钟梓欧结对认亲的户主买买提玉买尔·卡斯玛力有三个孩子,在乌恰县押运中心做保安的大儿子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了城里。但他却在城里生活得很不“舒适”。原来常年放牧的卡斯玛力有点酒瘾,到城里后儿子、儿媳劝他戒酒。卡斯玛力最终在戒了27天后还是放弃了,改变习惯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来基层工作之前,钟梓欧和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点:“牧民天然慵懒的习惯,是导致他们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化转型的主要原因。”然而半年多党委书记的生涯,让钟梓欧对这个问题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钟梓欧坦言,柯尔克孜族“以山为父,以水为母”,因此他们大多不愿意离开世代繁衍生息的草原,不愿意放弃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适应现代生活中所遭遇的挫败感。“适应现代生活中遇到的语言、习俗等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安土重迁的习性,使他们在转型之中表现得更加挣扎。”钟梓欧说。
在钟梓欧看来,生活方式冲突的背后,本质是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这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不同。“我们不能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视差异为不足,应该给予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富民固边”的出路
“几十年后的守边护边形势令人担忧。”钟梓欧说,“在边境线上,只有人才是永不挪位的界碑。”
他的担忧来自于当前日趋复杂的守边护边形势。“传统的守边护边依托于放牧,但当前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一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使得形势变得复杂。”
这在新疆这样边境广袤的地区尤为明显,以吉根乡为例,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迈进了大学校门,这一群体毕业后少有从事护边员的。另外,也有一批年轻的护边员开始尝试着走出去。
钟梓欧认为,要留住牧民,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守边过程中面临的发展与生计问题,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使边民安下心、稳得住。
他的“感受”在新疆决策层的顶层设计中得到“印证”,这让钟梓欧感到兴奋。2016年国家大力提高了护边员的补助标准,从原来的人均100到300多元不等提高到了现在的人均1000元,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全疆大力开展边境脱贫攻坚工作,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但从长远来看,要稳住边民、筑牢边境防线,迫切需要提升边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努力实现在辖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守边与发展两不误。” 钟梓欧的“施政”思路清晰且坚定。
他为吉根乡未来发展开出的“药方”是:一方面改变单纯养羊的牧业结构,促进传统畜牧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依托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比邻老口岸园区、地处祖国最西部的独特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打造“最后一缕阳光”观景平台等系列景点,同时积极开发高原景区特产,做大做强吉根乡“西陲第一乡”的旅游品牌,让更多人转移到民俗餐饮、零售、运输等第三产业上来,使牧民真正实现“守边不离乡、致富有保障、生活上水平”。
在钟梓欧看来,最近的半年,在中央支持下自治区陆续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吉根乡正在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钟梓欧说,“政策已经足够好,现在就看我们基层怎么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