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农信社姓‘农’,支持‘三农’是我们的责任,要履行好这份责任,就是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薛灵贤的语气坚定了起来。薛灵贤是河南省新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称“新安农信联社”)的理事长,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中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也一再被政策层面提及。作为河南省农业大县新安县县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新安农信联社是如何贯彻中央要求、服务“三农”的呢?
日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新安县,就新安农信联社如何服务“三农”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
不光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在新安县城关镇,有着这样一个商业传奇。一个养30多头猪的个体作坊,如今已经成为集团公司,年产值达到1.3亿元,并有上市的计划。这家公司就是河南春天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春天农牧”)。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家明星企业,在2010年差点因为融资困难而走投无路。
“是新安农信联社在关键时刻帮助了我们,他们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春天农牧副经理裴雪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她向记者回忆,春天农牧以前主要做猪的育肥,但单纯育肥,技术含量和效益都不高,所以在2009年开始新建场子,开展原种猪养殖业务,准备从国外引进原种猪。
在投入大量资金后,新建的原种猪场在2010年建造完成。这个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筹措资金去国外考察并引进种猪。
“场子建完了,我们几乎没有钱了,场子也闲置了一年。”裴雪敏回忆说,那时很困难。在2011年4月份,新安农信联社的主要领导到场子考察之后,表示20天内1000万的贷款可以到账。
裴雪敏介绍,到账之后,春天农牧组织专家去国外考察,最终在2011年6月和英国的企业签订合同,并于同年9月将原种猪空运回来,这笔费用花了1200多万。原种猪引进之后,又面临购买饲料的问题,在了解情况后,新安农信联社又给予了600万的贷款。
如今,依靠技术含量高的原种猪,春天农牧已经由原来的单一育肥发展为集繁殖、饲料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年产值1.3亿元,吸纳安置当地群众18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在2013年,还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称号。
新安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天农牧成为明星企业,也带动了屠宰场、饲料、疫苗等产业,农信联社支持春天农牧,实际上辐射支持了很多其他农业产业。
扶持“农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
薛灵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围绕“农”字做好文章,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要有“大三农”的概念。
新安农信联社主任李现伟向记者表示,在落实跳出“三农”看“三农”上,新安农信联社注重对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农头”(农业龙头)的支持,通过对“农头”的支持,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使农信联社的支持辐射整个“三农”。
亿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亿农农业”)作为新安县的“农头”企业,带动了600多农民的就业,平均每人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亿农农业创始人王占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亿农农业现在能为当地百姓做这么大贡献,与新安农信联社的支持密不可分,亿农农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与新安农信联社保持密切合作。新安农信联社在公司几次关键的发展中都给予了决定性的帮助。
王占胜向记者讲述,在公司2007年成立时,主要以养猪和面粉生意为主,那时缺乏资金,新安农信联社给予了100万元贷款。“2007年那时的10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解决了我们的流动性资金需求。”王占胜说。
随着2008年至2010年猪肉价格上涨,亿农农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大,之前的猪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2010年,王占胜又新建了一个猪场扩大养猪规模,亿农农业的产能达到年产10万头。
“然而,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这么多猪的粪水怎么处理是个问题。”王占胜告诉记者,这时,亿农农业开始种植蔬菜,将粪水利用转化为肥料灌溉蔬菜,这样既解决了粪水处理问题,又为蔬菜的种植节省了一大笔肥料钱。
到了2014年,王占胜的蔬菜大棚需要扩大规模,但有1400万元的资金缺口,这让王占胜一筹莫展。这时,让王占胜没有想到的是,新安农信联社理事长薛灵贤带队考察项目之后,很快决定给予1000万元的贷款。
“信用社的贷款加上自己筹措的资金,很快解决了我的问题,而且信用社方面主动提出可以延长贷款期限并降低贷款利率。”王占胜感到庆幸。
如今,亿农农业成为洛阳市循环经济利用的典型:旗下生产面粉产生的麦麸可以当做饲料喂猪,猪的粪水经过发酵之后用于取暖、发电,之后的沼渣直接灌溉到蔬菜。沼渣是天然的有机肥,又提高了蔬菜的品质。
“到现在我们规模这么大也很少从其他银行贷款,搞农业需要资金就想到农信社。”王占胜说。
如今,亿农农业将农民的土地租来种蔬菜,农民在蔬菜基地上班,去除生产资料成本之后,农民与公司将会对收益进行五五分成,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提供产业信息,促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给予农业企业资金支持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新安县走访发现,新安农信联社还会对两类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一是创新型、技术型企业;二是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企业。
洛阳中超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多品种氢氧化铝、氧化铝、陶瓷坯用色料的科技型公司。其负责人裴广斌毕业于清华大学,1998年来到新安县发展。几经拼搏之后,裴广斌等5个自然人股东在2003年自筹资金成立了现在的公司。
然而,到了2004年公司建立之后开始试生产产品的时候,发现当时采取的一些创新工艺不成熟,导致企业试产即处于亏损状态。
“到了2004年底我们就决定停下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个时候资金就很紧张了。因为前期建公司,我们5个人没有任何筹措资金的渠道了。信用社知道这个情况后,在2005年初给我们贷了250万。”裴广斌回忆说,这让他很感动,因为那时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没有任何抵押物。
在新安农信联社贷款的帮助下,2005年5月份,裴广斌们开始了第二次试生产,这次很成功,公司终于度过了困难期。
“我们觉得裴广斌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而且有技术,有创新思路,所以我们愿意贷款给他们。”新安农信联社主管信贷业务的副主任王建伟说。
如今,洛阳中超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2亿,每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
除了科技型公司得到新安农信联社的支持,对于一些传统产能过剩型企业,新安农信联社还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新安县恒基铝业有限公司(下称“恒基铝业”)是一家从事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生产加工及贸易的企业,原本属于产能过剩行业。
恒基铝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果按以前只做铝的普通加工,只是生产铸轧,整个生产链不完整,发展空间就很有限、利润低,企业可能走不下去了。
“但新安农信联社和我们接触后,利用他们对产业的信息优势,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一起去福建考察,觉得冷轧是铸轧的下一个周期,然后,我们进行了升级,发展冷轧,这就打开了市场空间和平台。” 恒基铝业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新安农信联社还建立一个机制,每一个月会和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座谈一次,了解企业的信息,同时将自身掌握的信息同企业交流。
王建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交流的信息包括产业政策等。每个季度,央行、银监会都会进行产业分析,包括哪些产业产能已经过剩,哪些产业产能可能会出现过剩等,新安农信联社将这些信息与企业交流,促进企业尽早转型升级。
“信用社不仅提供融资帮助,还分享他们掌握的信息,有的时候有用的信息甚至比资金更重要。”恒基铝业负责人感慨地说。如今,恒基铝业的产值已达10亿元。新安农信联社通过对企业的扶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创新管理:
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安农信联社围绕“农”字做文章,依靠在新安县的深耕细作,新安农信联社在经营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三年来,新安农信联社累计发放各种贷款76.8亿元,每年净投放均在4亿元以上,增速在15%以上,远高于当地国有银行机构,其中累计发放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63亿元,2013年末新安农信联社实现经营利润1.08亿元。
在做好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新安农信联社也同时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2014年6月末,其各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2.91%,而银监会相关人士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是4.1%。
新安农信联社如何保持较低的不良率呢?答案是在制度的创新管理和在人员素质的创新管理上。
李现伟告诉记者,近年来,为切合业务实际,新安农信联社有四项创新举措:一是上门服务,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二是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应收账款质押等新业务;三是优化办贷流程,实行阳光作业,杜绝办贷各环节的违规违纪行为;四是创新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
薛灵贤告诉记者,农信社围绕“农”字做文章,这个定位定准了之后,在信贷管理上,从源头抓起,从贷款质量抓起。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所以新安农信联社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每年会举办大量业务培训,每个季度会进行业务技能比赛。
洛阳市农信办党组书记、主任王涛说,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就要求要懂规矩、明事理、会做人,讲正气、愿吃亏、敢担当,谋大局、献良策、有作为。
如今,新安农信联社正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不论名称怎么变,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必须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和地方经济。”薛灵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