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柴生芳说:“不了解群众疾苦,不了解百姓意愿,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了?开门办公,就是要让群众能走进咱的门,找到咱的人。”
农民苟胜利说:“柴县长是个干实事的好领导。他就是我们的亲人。每次他一踏进家门,我都觉得是打工的哥哥回来了。”
柴生芳对妻子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人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不随便收别人送来的东西,这要成为咱们家的一条规矩。你要是做不到啊,咱们可就要离婚哩。”
【图:为了54万临洮人民的福祉,为了临洮的经济发展,柴生芳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2851平方公里的热土。;在临洮工作的3年间,柴生芳开门听,下乡听,走路听,入户听……他一边倾听、一边解释、一边工作。他听明了群众的疾苦,听懂了群众的期盼,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柴生芳说,家底不清,方向不明;数字不准,道路不稳。一幅临洮的经济发展地图成了他形象的作战图,挂在墙上,记在心里,落到实处。;2014年8月18日,临洮县万名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他们的好县长柴生芳。】
2014年8月18日。甘肃省临洮县城。数万人涌上街头。
农民、工人、干部、学生、企业家、营业员……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从千家万户赶来,他们在与自己的好县长柴生芳做最后的告别。
“马啣山上永生此木,洮河岸边千古生芳。”
“献身心为人民,还正气给天地。”
“柴县长,您辛苦了,一路走好。”
……
他们在用自己的真情编织着一个个质朴的花环。
45岁的风华英年,20年的工作磨砺,博士县长的赤子之情,造就了人民的柴生芳,造就了时代的柴生芳。
柴生芳,一个普通的名字,连起了一颗颗素不相识的心。柴生芳,一个了不起的名字,照亮了一条条通向幸福的大道。
为群众疾苦竖起耳朵
柴生芳在临洮县工作了3年,不论是当常务副县长还是县长,他都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在别人眼里,他是“父母官”;在他心中,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公务员。打开大门听民声,迈开双脚察民情,他为群众的疾苦竖起了一双倾听的耳朵。
漫洼乡三岘村,是临洮县东部最偏远的山村。2014年4月29日,柴生芳带着县扶贫办主任到村里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他们先去村委会办公室了解了情况,走访了学校,然后坐上车,准备走访农户。
柴生芳调研一向轻车简从,这次他们几个人坐的是一辆车。离开村子不大一会儿,他们看见对面一辆摩托车停在了路中间。一个30来岁的青年妇女双手叉着腰,拦住了汽车。县扶贫办主任还没想出该怎么办,柴生芳已经开门下车,急速朝青年妇女走去。
见她怒气冲冲的样子,柴生芳慢声细语地问她是怎么回事。还没等问清楚,就看见不少村民纷纷涌来。有的骑着摩托车往这奔,有的从山坡上往这跑。一时间,男男女女,集聚了20来人。
一看来者不善,随行人员急忙上前挡住。“咱们党的干部,哪有怕群众的!” 柴生芳拨开他们,走到乱乱哄哄的人群中,问大家有什么问题。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柴生芳放大嗓门说:“乡亲们,不要急!我就站在这儿听。大家不要乱,一个一个说。”
“村上的低保不公平,享受低保的人生活条件比我们还好”;
“修铁路拉沙子的补助款分配不公开”;
“村支书连任十几年了,办事不公道”;
……
村支书慌忙赶上前来,“你们这是胡搅蛮缠……”
柴生芳厉声喝道:“让大伙儿说话,你别插嘴!”
村支书讪讪地退到后边,村民们一个个地诉说着心中的不满,柴生芳认真地做着记录,气氛慢慢地缓和下来了。
“走,你领着我们到你家看看。”柴生芳拍拍那位怒气最大的村民,村民们前呼后拥地向山村走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支书这回蔫了;这个县长真行,不怕咱堵他,还真没有官架子!
走访了七八户村民后,在一户村民的院子里,柴生芳止住脚步,转过身来,斩钉截铁地说:“乡亲们,今天你们反映的是实情,说的是实话,我都记下了。村上低保不公的问题,我马上安排调查组来,按照政策合理解决;其他问题我们会按照程序尽快解决。乡亲们,请相信,请放心,咱们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
村民们熙熙攘攘地簇拥着县长上了车。柴生芳挥手向大家告别。车渐渐走远了,村民们那双高高扬起的手还不肯放下。
上车后,柴生芳给县民政局负责人打了电话,谈了三岘村低保存在的问题,说:“你们立即组成调查组,明天就进村;原有结果作废,推倒重来;一定要按程序开展工作,一定要让群众满意。”
第二天调查组就进了村,入户摸底,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三榜公示,重新确定了低保户。村民们没有怒气了。
回到县里,柴生芳就向县委汇报,由县纪委成立了调查组,立案调查村支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久,根据调查结果,漫洼乡党委调整了村支书。村民们没有怨气了。
“开门办公、马上就办”,是柴生芳工作的一条原则。他办公室的大门始终敞开着,打通了群众反映情况的快速通道。有的同志说,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怎么工作呀!柴生芳说,不了解群众疾苦,不了解百姓意愿,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了?开门办公,就是要让群众能走进咱的门,找到咱的人。
2014年春季的一天上午,一名50多岁的妇女走进了柴生芳的办公室。柴生芳抬头一看,见她佝偻着一只手走过来,便起身迎上去,握住她的手,问她有什么事。这位妇女满脸愁容地说,她是洮阳镇人,得病好几年了;家里穷,没钱治,手伸不开干不了活,实在没办法;听说普通人也能找着县长,就来看看能不能要点儿补助,好去治治病。
柴生芳听完后,安慰她说:“老姐姐,别着急,我这就给你办。”说着拿起电话给洮阳镇打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帮这位妇女申请些补助,好让她去治病。放下电话,他告诉这位妇女,明天你就去镇里找民政办,他们会帮你办好这件事。
妇女听了这番话,情不自禁地赞叹:“没想到县长办事这么干散(方言:干脆利落,不黏糊之意)!”
柴生芳说:“这没啥。能一次解决的事情,就不会让你来第二回!”
不久,那位妇女得到了2000元的补助,她终于有钱到医院看病去了。
3年来,柴生芳开门听,下乡听,走路听,入户听……他一边倾听、一边解释、一边工作。他听明了群众的疾苦,听懂了群众的期盼,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就连那些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人,也为他的坦诚、恳切、和蔼所打动。他们说:“有了柴县长对咱的这态度,不管问题解决没解决,这心里先不拧着了。”
为百姓幸福俯下身子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柴生芳经常用这类格言勉励自己,教育下属。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官,更没有把自己当作“父母官”。他说自己原本就是个农村的“放羊娃”,他十分珍惜组织给他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基层领导干部岗位上,他俯下身子,为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
柴生芳自到临洮工作以来,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能走车的地方开车去,车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去。全县323个行政村,他跑了近300个。仅他任县长的9个月里,行车总里程就达4万多公里,日均行程近200公里。
临洮县北部有座海拔3600多米的马啣山,辛店镇的苟家山村就挂在半山间。这个村201户人家,907口人。2011年,村里1971亩贫瘠的山地,种了小麦700亩、马铃薯800亩、中药材200亩,剩下的种了些豌豆等杂粮;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50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柴生芳就把苟家山定为自己的联系帮扶村。他先后11次深入苟家山,指导村里发展生产,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012年3月,柴生芳到临洮任常务副县长刚半年,第一次来到苟家山。经过调查研究,柴生芳感到,要想改变这个山村的贫困面貌,就得扬长避短,引导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他领着大家算了一笔账:种小麦一亩毛收入400元,种马铃薯1000元,而种中药材可达4000元。他们决定,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形成以中药材为主体的种植结构。
他领着大家算了第二笔账:现在农民养的是土羊,一只羊只能长到40多斤,卖到400多元;而优良品种的小尾寒羊,一只却能长到七八十斤,卖到800元上下。他们决定,改良养羊品种,发展设施养羊,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村里已经有了村民麻天贵自建的养殖场,饲养的全是小尾寒羊,目前存栏110多只。在柴生芳的协调下,村里建起了32座标准化养殖暖棚;全村养羊900多只,其中小尾寒羊400多只。全村种了1200多亩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小麦和马铃薯各种了300多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00元。眼下,看着地里绿油油的黄芪、党参,看着棚里雪白的绵羊,村民们说,多么希望柴县长能看到药材卖个好价钱,养羊得个好收入,日子上个大台阶啊……
苟胜利是苟家山村的青年农民。他精明能干,妻子吃苦耐劳,但是上要照顾瘫痪了10多年的老奶奶,中要养活先天不足、无法种地的哥哥,下要拉扯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样的困难户自然就成了柴生芳的第一批联系帮扶户。
2012年3月26日,柴生芳第一次来到苟胜利家。苟胜利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领导。他结结巴巴地回答着县长的询问,家里共有18亩山地,10来亩种了马铃薯,其他的种了小麦,一年毛收入也就万把块,仅够粗茶淡饭糊住嘴;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能买上一点肉,全家老小美美地吃上几顿。
柴生芳认真地记着笔记,不时地轻轻点着头。“你家里的困难是不是这三条——老奶奶要看病,哥哥没事做,种地收入少?”听完了苟胜利的话,柴生芳替他做了总结。
“就是,就是!这些正是我的闹心事。可该怎么办呢?”苟胜利兴奋起来了,嘴皮子也利落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老奶奶的病该治还得治,不管怎么着,一定要把老奶奶照顾好,给她养老送终。”
苟胜利深深地点点头。
“你哥哥我帮着找个工作,让他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真的吗?”
柴生芳点点头,“你那些地能不能多种些黄芪、党参,种药材收入好些。”
苟胜利不断地点着头,倾听着县长为自己这个“小农民”料理家务,心里不由得涌上了一股暖流。
临别时,柴生芳给他留下了手机号码,再三叮嘱:“有事就直接给我打电话。”
不久,苟胜利的哥哥被安排到一个建筑公司当保管员,一年收入两万多元。当年,苟胜利种了4亩黄芪、党参,收入两万来元;2014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又扩大到了8亩。
2012年4月的一天,苟胜利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原来是柴县长问候他全家好。他惊喜地回了短信。
5月,他听说村里有两户“双特户”(住在特别危险的区域、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的建房指标,他是成手的瓦工,很想揽下这两个活儿,于是就壮着胆儿,试着给柴生芳发了条短信。没想到县长真的帮他联系成了。苟胜利拿到了活儿,挣了一万多元。
打那儿以后,一到端午、中秋、元旦、春节,苟胜利就会忍不住给县长发个短信;柴生芳都会及时回复。
干部心里想着百姓,百姓心里就会记着干部。柴生芳按照自己的习惯,在笔记本里记着,2014年5月4日,“苟胜利,养了4只母羊,种了8亩洋芋、8亩药材。贷款2万元。希望药材卖个好价钱,找销路,将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好。”
苟胜利也有个笔记本,上面记着:“2012年5月5日,柴县长为我们送来洋芋种子……2013年3月,柴县长为我们送来了一只小尾寒羊,让我们加快经济收入……2014年2月份,柴生芳县长来我家指导开春种植,并给我们带来化肥……”
这些年,每当有人跟他谈起柴生芳,苟胜利总会无限深情地说:“柴县长是个干实事的好领导。他就是我们的亲人。每次他一踏进家门,我都觉得是打工的哥哥回来了。”
为经济发展倾注心血
柴生芳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组大图。一组是重要经济指标进度表,省、市列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表,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进度表;一组是2014年临洮县产业示范村分布示意图,2014年临洮县产业潜力村分布示意图。柴生芳把这些图叫作他的作战图。
柴生芳深知,要想实现群众的意愿,要想谋求人民的幸福,就必须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倾注心血,奉献智慧。
2013年10月18日,甘肃省召开了全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省里的实施方案下发后,各县也随之制定方案。时任代县长的柴生芳决定:一要先摸清家底;二要把规划、方案落实到每一个行政村,把扶贫攻坚作为农村工作的切入口。10月19日,柴生芳安排从扶贫、农业、畜牧、水务、交通、住建、教育、文化、卫生9个部门抽调30多人,组成3个调查组,分赴全县18个乡镇、323个行政村走访调研,摸清底数。
柴生芳说,家底不清,方向不明;数字不准,道路不稳。他指导设计了一份统一的表格,内容从大类到中、小项,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大到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小到自来水入户、集雨水窖、小型人饮工程、山泉水……拿到这份“三农情况普查表”,大家都很惊讶,纷纷说,县长把工作做到家了,我们只要把数字填上就行了。
3个调查组马上分头行动。柴生芳也亲自下村调研,还及时对各组报上来的数据检查复核。摸清了家底之后,柴生芳又指导相关部门按照全县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群众习惯,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2014年2月13日,浸润着柴生芳心血和相关部门同志汗水的方案出台了。《全县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1236:是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倡导的全省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核心”: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两个不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三个保障”: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一共140页,其中细化到村的表格就有78页。《方案》把临洮县的强村列为产业示范村,弱村列为产业潜力村,提出了“强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既符合科学发展又顾及农村实际的建设标准和指标,细化了任务目标、产业培育、基础建设、帮扶措施、责任考核“五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绘制了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蓝图。
柴生芳又请人把这些内容制成了地图。地图上,每个行政村的位置都用图识标注着产业发展方向,画着牛、羊、猪、鸡,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这幅临洮的经济发展地图,就成了他形象的作战图,挂在墙上,记在心里,落到实处。
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弱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因地制宜,实现向工业强县的转变,成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
2009年,临洮县设立了省级的临洮经济开发区,中铺工业园是整个开发区的龙头。它是上届政府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柴生芳接班后,坚定地提出,按照上届政府的思路走,一届一届抓落实。用园区领导的话来说:“以前石琳书记当县长的时候,就是园区主任;现在的柴县长,也像是园区主任。”这个园区从2009年开工建设,已经引进35家企业,其中14家建成投产,17家正在建设。
2012年8月,山东招金集团与临洮县政府签订协议,在中铺工业园投资建厂,成立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这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实现税收近亿元。它成了迄今为止县里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第二年3月,投资7.3亿元的一期工程动工建设,相配套的供水扩容工程也开始上马。扩容工程由县里负责实施。设计管线总长12公里,要经过3个乡镇,占用一些耕地。
2014年5月17日,招金公司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具备了单车试产条件。招金集团董事长从山东来到公司,实地了解项目情况。柴生芳闻讯赶来,和招金集团董事长一行座谈。
会上,柴生芳得知了供水扩容工程进度缓慢,将会影响试生产。座谈结束后,他顾不得吃已经做好的工作午餐,直奔6公里外的施工现场,召集了县政府的分管领导、水务局长、施工企业和乡镇的主要负责人,一起开现场办公会。
柴生芳询问了工程进展缓慢的原因。乡镇的同志说,他们做通了一段土地承包户的工作,施工企业就应该开挖敷设一段,免得工作反复;施工企业说,应该等乡镇做通全部农户的工作后,再开挖敷设,否则施工机械拉来拉去,会增加成本。柴生芳弄清了症结,当场作出安排:乡镇负责组织开挖和回填管道沟,县里按照预算给乡镇拨付费用;施工企业负责敷设和焊接输水管;水务部门负责采购材料。他还答应了施工单位的要求,安排拨付100万元,用于采购设备和施工急用。责任明确了,配合默契了,进度加快了。原来每天只能推进100多米,此后能够推进1000多米。
7月底,中铺工业园供水扩容工程全部建成。8月初,招金公司开始试车,不久全面投产。招金公司的负责人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柴县长办事就是干脆利落,我们来临洮投资真是选对地方了!”
像往常一样,柴生芳把这些记进了他的工作笔记。在临洮写下了170多万字的笔记中,记满了他的工作,记下了他的足迹。为了54万临洮人民的福祉,为了临洮的经济发展,柴生芳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2851平方公里的热土。
为大写人生挺直脊梁
“柴县长的清廉,那是没的说!”不论是部门和乡镇的负责同志、一般干部,还是企业界人士,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凡是了解他的人,都这样称赞身边的这位领导干部。
2011年9月,柴生芳刚到临洮不几天,陪同一家外地客商到县里考察。中午,他领着客人到政府招待所吃饭。客商的一位工作人员拎着个塑料袋,走到汽车旁,递给了司机朱师傅,说这是公司形象宣传的小礼品,老板到处都送的。朱师傅一听,也就没再多说什么,随手把塑料袋儿放到车上了。
吃完午饭,送走了客商,柴生芳来到车上准备回单位,朱师傅告诉他,客商送了个小礼品,说是已经跟领导打过招呼了。听了这话后,柴生芳语重心长地说:“做领导的,不能收礼。咱们可得说好,以后不准再收别人的礼物,这要成为一条规矩。”自此之后,在朱师傅陪伴柴生芳的3年里,车上再也没有放过别人送来的礼品。
柴生芳坚持开门办公。刚开始大家不习惯,有时候还会随手关门。柴生芳就会对他们说,我们谈的是工作,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时间久了,大家知道了他的这个习惯,就再也没人关门了。柴生芳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大门敞开,送礼的人进了门就不好意思送了。
一次,柴生芳很熟识的一位外地朋友出差路过临洮,顺道来看他,手里拎着个袋子,上面印着企业的LOGO,里面装着两小袋茶叶、一个印着同样LOGO的塑料杯子,还有一些企业的宣传资料。原来,他的这位朋友是做桑叶保健茶生意的。
接过朋友手里的袋子,柴县长乐呵呵地说:“你这个茶我先尝尝,如果好,可以帮你宣传推广,资料我也留下学习学习,这个杯子嘛,是你花钱做的,还是拿回去吧。我跟大家都说过,我是不收礼的。尽管咱们是好朋友,让大家看见了产生误会就不好了。”
他这位朋友高高兴兴地接过了杯子,高高兴兴地聊了一会儿,又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2014年春节前,下面的一位负责同志到柴生芳办公室汇报工作。两人谈完后,他掏出一个信封,一边往办公桌上的文件下面塞,一边说:“您对我们这么支持帮助,一点小意思,就算是给您拜个早年吧。”柴生芳的脸色立刻严肃起来,说:“咱们党的规定你还不清楚吗?你这是爱我呀还是害我呀?”一边说着,一边把他的手推了回去,“咱们有工作谈工作,有事情办事情,就是不能搞这一套。”看看柴生芳严厉的眼神,看看敞开的办公室大门,这位同志不好意思地收回了信封,站起了身;柴生芳也随之站起来,送他出了门。
柴生芳在兰州住家的大门也向大家敞开着。他早就竖起了一道防线,他时常对妻子祁雪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人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不随便收别人送来的东西,这要成为咱们家的一条规矩。你要是做不到啊,咱们可就要离婚哩。”
“升官发财,莫入此门”,“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当干部要先有德才有威”……柴生芳在工作笔记中经常用这样的话来告诫自己。
柴生芳,甘肃宁县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日本国立神户大学,获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学博士学位,他原本可以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繁华都市获得令人羡慕的高薪岗位,但是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重新返回他挚爱的家乡,扎根于这片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2006年4月,他主动请缨,从甘肃省委办公厅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市工作。先任陇西县副县长,后来又任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2011年9月调临洮县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13年9月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同年12月当选为县长。他只身在临洮工作,始终坚持吃在单位、住在单位,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
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积极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每天不论多忙、不论多晚,都坚持读书、看报、记笔记。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记下学习心得,记下思考感悟。他在定西市两县一区工作的8年里,就写下了30本工作笔记。
今年8月4日,他在北京出差时,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医生建议立即治疗。他却总是说,等忙完了手头的紧要工作再去治,可是谁也没料到……
8月14日,他连续工作了17个半小时。白天忙于处理一系列公务,晚上7点30分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从来不开长会的柴生芳,一直开了6个小时的夜会,研究了22大项、53小项工作。15日早晨,办公室同志打开房门,请他去参加一个镇的民主生活会,却发现灯依然亮着。他静静地和衣躺在床上,被子一角搭在胸间,靠墙的桌子上还放着半片没吃完的萝卜……
柴生芳走了,留下了许多萦绕心头的愿望:帮助全县11.21万贫困人口率先脱贫;明年改造城区那些坑洼不平的主干道路;10月底完成集中供热,让全城居民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筹备世界老子文化大典;建设电子商务和一村一网店……
他还打算着周末带3岁的独生女儿补照一张生日照片,去医院探望住院的舅舅,回老家陪陪82岁的老父亲……
柴生芳笔记本的扉页,大大地写着“此木生芳”。他用这4个字诠释了自己的名字,诠释了自己的追求,诠释了自己的生命。是的,他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沐浴着党的阳光,植根于百姓的大地,向着蓝天茁壮成长。这棵大树挺直了坚硬的脊梁,盛开着光彩夺目的鲜花,向着他所热爱的人民,向着他所热爱的时代,传播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榜样
8月15日凌晨,年仅45岁的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倒在了他工作的岗位上。定西市委、甘肃省委先后追授这位英年早逝的基层领导干部为“优秀共产党员”。临洮县的父老乡亲更是在心中为他们的“好县长”祭起了丰碑。
是的,在临洮县主政的3年里,柴生芳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一心为民,以他的一言一行,忠实地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为科班出身的留洋博士,柴生芳本可以有更优越的人生安排,但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担起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5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奔赴小康的重任。
作为一名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柴生芳不等、不靠,有担当、不畏难,真正俯下身子,为那里穷苦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出实招、下苦力,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柴生芳留下了他未竟的事业,也树立了一个“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标杆形象: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
时代需要柴生芳这样的党员干部,时代造就了柴生芳这样的党员干部。他唱响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