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安倍经济学” 还是“安倍外交学”?

《中国经济周刊》 特约记者 陈言|日本东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气壮山河的安倍经济学,在安倍内阁迎来第二个年度的时候,忽然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他对经济根本没有兴趣,期待安倍经济学能有所成就,不会是搞错对象了吧?!”牛尾电机公司的创始人牛尾治朗自安倍晋三任首相以来,一直为其提供经济咨询。在他看来,安倍谈政治、外交、军事时振振有词,对经济问题却没什么兴趣。“安倍经济学”只是日本媒体给他的经济政策安的一个别名,安倍本人对这个词其实并不感冒。

    如此看来,所谓“安倍经济学”,只不过是日本国内对安倍政策的片面解读或是“一厢情愿”。现实也证明,随着日本股市大跌、日元过度贬值,日本经济正越来越糟糕。安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战略”,要在6月以后才能出台。届时,消费税的税率调高不久,日本消费市场将是哀鸿遍野,“增长”谈何容易?

    从安倍内阁上任以来的表现看来,“安倍经济学”可能要改名“安倍外交学”了。

    日元过度贬值才是贸易赤字的罪魁祸首

    2月1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了贸易收支情况:2013年贸易收支为赤字10.6万亿日元 (约合6262亿元人民币)。

    1990年,日本的贸易收支为10.1万亿日元的盈余;2000年则赚到12.4万亿日元;2007年也有12.3万亿日元的盈余。但安倍执政一年,反而出现了10万亿日元赤字。

    10万亿日元赤字对比“按惯例”10万亿的盈余,里外加起来这20万亿日元的窟窿是怎么来的?“2008年的‘雷曼冲击’造成了日本出口减少;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站不能发电,需要进口大量能源;日元贬值……这些是贸易收支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日本财务省分析说。

    财务省过分地将责任推给了进口能源,并指出,要想减少赤字,就必须重启核电站,这也是安倍经济学所谓的经济增长战略所在。然而,认真分析数据发现,日本进口能源只比过去多出了1万亿日元,这剩下的19万亿日元被谁吞了?

    “这个问题,我们讳莫如深。媒体内的人都知道是日元贬值30%以后造成的,但直接这么说的话,明显是对安倍经济学的一种批判。在过去一年里,报道日元贬值的缺点,是日本媒体的一个禁区。”一位经济杂志的副主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安倍内阁推行宽松货币政策,让日元贬值,本来是希望借此促进出口,缓解贸易赤字。但没想到物极必反,过度的贬值使得进口成本飙升,而出口商尚未将其价格优势传递给海外客户,反而扩大了贸易逆差。

    日本国内对日元贬值造成负面影响的忽视,还在于一个“假象”:2013年日本的经常收支尚有3.3万亿日元的盈余。这个数字是日本的所得收支(15.5万亿日元)加上贸易收支(-10.6万亿日元),再加上服务收支(-1.6万亿日元)后得出的数字。所得收支是拿日本对外投资获得的收益,减去外国对日本投资所得收益得出的数字。15.5万亿日元不是一个小数,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元贬值。因为日元贬值三成,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对外投资所得,兑换成日元后,增加了三成。

    与历史相比,这种虚假的繁荣更是经不起推敲。2000年,日本的经常收支达到12.9万亿日元,2007年更是达到24.9万亿日元。今天,日本财务省还拿3.3万亿日元说事,实际上是在故意掩盖日元贬值的消极作用。

    消费市场将越来越冷

    2013年,日本大企业的效益不错。进入2014年,工会们开始向经营方提出了涨薪要求。

    “4月1日以后,日本的消费税提升3%,要是我丈夫的公司能给涨3%的工资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受什么影响了。”生活在东京的一位主妇田中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但现实是,田中的愿望可能会落空。像丰田这样的大公司,工会也只提出1%的涨薪目标。但与大公司相反,日本普通公司职员的收入,今年或许会不升反降。如此一来,消费税的负担会重重地压在普通人的肩上。

    日本家庭现在已应有尽有,对商品的需求不是很高,加之日本民众以节俭为本,今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出现新的商品消费热潮已基本无望。

    如今的日本消费市场,长期处于缩小态势,很难出现新产品、新服务,日本社会总体开始出现排斥革新、社会保守化现象。

    “我们调查的日本制造业中,80.2%的企业认为,日本国内市场在不断缩小,他们必须考虑去国外投资。”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做调查工作的阿由叶真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日本现在正处于消费、投资的寒冬阶段。除了今年4月提升消费税税率的影响外,安倍内阁需要决定是否在2015年10月将8%的消费税税率再提升2%。消费税的提升,最终会沉重地打击消费市场。

    从“安倍经济学”到“安倍外交学”

    “今年6月,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将会出台,这个‘经济增长战略’从实施到具体看到效果,需要一两年时间。”在住友商事从事中国方面业务的小岛弘敬副部长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三支箭”中,财政支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前两项是比较容易推行的。但在汇率下调、国内市场缺少动力、企业难下投资决断的时候,换句话说,在没有消费和投资、出口不振、国家财政投资已经支付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振兴经济”这“第三支箭”仅仅是一句口号。

    1月,日本正常国会一开幕,安倍就宣布今年的国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国会”。但宣布完了以后,安倍开始马不停蹄地去世界各国访问,意图“牵制中国”,把本国经济抛诸脑后。安倍真的如他的经济参谋感觉的那样,其经济政策已经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

    对此,投资者更敏感一些。进入2014年以后,疯涨的股价开始迅速下滑。

    2月4日,东京股市差点失守14000点,新年一个月股市下跌了2200点。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外国投资者卖出的股票比买进的多出了8000亿日元,尽管有日本投资者出来救市,但投入的总量为4000亿日元,未能阻止股价的下跌。

    2014年,日本能够支出的国家财政比去年要少一半,股价很难再回去年年底的16000点,经济增长战略效果难测,安倍经济学已经光彩不再。

    此时,安倍本人对经济也愈发没有了兴趣,更加热心去做他的外交了。

“安倍经济学” 还是“安倍外交学”?
美国智库:政客与高参的身份“旋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