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领导集体与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中国表达

——读胡鞍钢的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祝和军 《 中国经济周刊 》(

    从国际比较看,“集体领导制”远远优越于最早实行个人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的美国。美国的总统虽然是民主选举产生,但总统一旦产生,就是个人集权制度。美国总统个人在担任国家元首的同时担任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司令,不再对国会负责,也不再对选民负责。

    统一的国家,不仅要有统一的思想,更要有集中的权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30多个省级行政区、2800多个县区的超级社会,集中的权力不但合理,而且必须。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权力的集中并不意味着像古代社会一样实行专制,也并不意味着将国家万千权力系于一人,而是应该积极丰富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深入探究权力集中的民主实现形式,以实现对国家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正是一本对中国目前的集体领导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分析的得力之作。本书沿着空间层面和时间轴线两个维度对这一领导机制进行了立体性的观照。在空间层面上,本书集中论证了中国的集体领导体制之所以在政治上大大突破并优越于西方总统个人负责制、两院制和三权分立制的结构性因素。在时间轴线上,本书细致梳理了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实践中,从高效协调到失效失败,再到重建恢复、加强完善的长期“试错”过程,映衬出中国共产党在改善自身领导方式、实现自我革新方面的不懈努力。

    集体领导制,首先在于领导集体的确立,维护了中央权威,保证了高效决策。正如书中反复强调的:“中国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关键在于党中央,党中央的关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就表明,在中国,只有一个核心和中枢。这有效地保证了令出一门。但是,这个核心,这个中枢又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通过两次集体民主决策选举出来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又分别代表着国家的多个权力机构,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同时又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合力,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胡教授认为,从国际比较看,这种“集体领导制”,远远优越于最早实行个人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的美国。美国的总统虽然是民主选举产生,但总统一旦产生,就是个人集权制度。美国总统个人在担任国家元首的同时担任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司令,不再对国会负责,也不再对选民负责。比如当前,美国一半以上公民不同意打叙利亚,但奥巴马还是决意要打。而且,一旦他下定决心,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所以说,民主虽然纳入了美国所谓的民主选举过程,却没有纳入其权力运行机制。

    领导集体的另一面是集体领导。正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稳定的关键是政治稳定,政治稳定的关键是领导集团稳定,而领导集团稳定的关键是领导体制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中国正是在权力运行机制上实现了“领导集体”和“集体领导”的统一,才做到了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的统一,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的统一,成为了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从而保持了中国社会稳定,为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这一制度,发源于毛泽东,恢复重建于邓小平,逐渐成形于江泽民,不断完善于胡锦涛,既辩证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执政方式的理论探索,也历史地包含了对过去失误和挫折的深刻总结。

    比如,晚年的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如何选择接班人,一方面是要解决“江山靠谁守”的问题,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个人选择接班人所带来的困境,以至于破坏了几十年积累所建立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而后来的邓小平,除了在经济上的重大贡献外,在政治上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取消了领导职务终身制,确立了十年领导制,施行并贯彻下来。这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是很不简单的。苏联为何会崩溃?很大程度上在于斯大林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最高领袖权威至高无上,党内没有民主机制,不受党内同志的批评约束。

    集体领导机制,之所以成为民主集中制的中国表达,是因为这一机制总是通过具体的运作机制保证实施的,即该书中所着重阐述的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这是一个从抽象走向具体的过程。没有集体领导的执政理念,也就不会有这五大机制的具体运作。同样,没有这五大机制的具体运作,集体领导的理念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无法落实到实处。这种“体用合一”、“道器不二”的理政思路和执政方式,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充分体现了民主治国的现代价值。无论在空间维度,还是在时间轴线上,这一机制均显现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原创性。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一领导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优势、大党优势、大国优势,缔造了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成功之道”。

    世界上并没有也不可能有最好的政治体制模式。执政的理念,执政的方式好与坏,最终还得要看是否本于本国的国情,是否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也许,坚持走自己的路,正是制度自信的内在底气。

    (本文作者供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组织部)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作者:胡鞍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共十八大代表,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主持编写的《国情报告》对国家高层决策产生持续性重要影响,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中国:走向2015》、《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等。 

    书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解析》

    作者:周小文

    出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30年历史上的7个夺目亮点、审时度势把握形势、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大发展、决策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的农村包围城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艰难而辉煌等等。

    《投资经典:金融炼金术》

    作者:乔治·索罗斯 

    译者:孙忠、侯纯

    出版:海南出版社

    当你像每一位投资人一样,陷入不可避免的连续亏损时,你应该再度拜访索罗斯先生,研究他如何处理不利的走势。

    《聪明的投资者》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译者:王中华、黄一义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领导集体与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中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