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财政预算报告:蓄意制造“看不懂”?

文显堂 《 中国经济周刊 》(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无疑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涉及政绩观问题、权力问题、腐败问题,是一场硬碰硬的较真,必须从体制上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得当,唯有如此,方能见效。

    在中国,经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笼统得不能再笼统,只能算是一个大概的框架,而且是很“专业”的粗,导致公众看不懂更看不清。财政资金用于什么项目,每个项目用多少,财政投入是否到位,公众概不知情。

    曾有全国人大代表强烈要求政府部门提交更详细也让人看得懂的财政预算报告,而有一位地方财政部门官员却公开说既“无法细分”也“无法清晰”。看得出,这种言论是在“捍卫”财政预算报告的笼统与模糊,为权力寻租创造空间和机会。于是,财政资金怎么用,用多少,用在何处,全由行政权力来决定来分配,导致挤占挪用、跑冒滴漏、错位投入等现象比比皆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一些方面存在的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层层积淀等情况,以整改为契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听起来似乎是解决财政资金吃紧而采取的经济与行政手段。然而,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要真正确保盘活效果,必然要经历一场革命。

    各级政府要转变政绩观,

    培养基本道德观念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就意味着要彻底告别依靠财政大投入推高GDP增速的模式。

    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以GDP为标志的政绩,打着财政投入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的旗号,大搞政府平台公司,以政府控制的资源作保证,吸引金融资本大举进入,结果导致平台公司负债累累,无力偿还,形成了潜在的财政危机和金融风险。财政资金本来是用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资金。然而,由于财政资金使用不当,投入错位,一面是公共服务产品稀缺,一面是财政资金存量规模庞大,这种畸形的财政资金使用现象,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满。

    因此,通过盘活财政资金存量,一方面要转变政府的政绩观,更多地把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民生,诸如当前急需要财政资金投入的社保体系建设、义务教育、棚户区改造以及调结构、促消费等等;另一方面要促使政府树立尊重纳税人的观念,珍惜纳税人贡献的血汗钱,决不可滥用财政资金,要用就用在民生保障。而这一点正是当前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官员非常缺乏的基本道德观念。要实现这“一转一促”,无疑是一场观念革命。

    相关部门要放弃部分财政资金的分配权力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意味着要彻底改变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分配与使用体系。

    目前,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高,而这部分资金是由财政部以外的中央各部门多头管理。大家都知道,经济领域里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专项资金,这不仅导致财政被“肢解”,而且也导致财政资金拨付仅仅立足于部门利益而非全局利益,甚至固化为部门利益,难以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此,盘活财政资金,必须彻底改变财政资金管理、分配与使用体系,尤其是专项资金必须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位,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意味着政府相关部门要放弃部分财政资金的分配权力。这对经济领域里的各政府部门来说,无疑是一次权力革命。目前,有观点认为,这项改革只能慢慢来。可这种“慢慢来”的说法,正是当前改革最大的阻碍。如果不借这次盘活财政资金进行相关改革,同样的问题还会重复出现,甚至会越来越严重,造成更大的损失。

    盘清财政资金是一场问责革命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意味着反腐败进入了新的阶段。

    众所周知,每年一到年终,各个部委、司局、处室都忙着提出各种理由和方案从中央财政分钱,捞到更多、更大的财政资金使用与分配的权力,这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跑部钱进”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因此,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的过程,本身就是反腐败的过程。多年来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大,财政生产性投资、民生投资、“三农”投资多在几万亿元以上。财政投资和转移支付上存在权力寻租,诸如民生财政资金项目被层层截留,“三农”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甚至贪污,以及许多财政资金投资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等问题。

    前不久,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称,在我国285项专项转移支付中,有25项因投入市场竞争领域、投向交叉重复等需要清理整合。抽查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款级科目转移支付资金在18个省份的使用情况发现,至2012年底,这些地方当年收到的420.92亿元中央专项资金中,42%的资金结存在各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同时,拨付到项目单位的资金有7.73亿元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

    要盘活这些财政资金,投入的决策过程是否合规合法、正当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否到位、目前的损失状况及由谁来承担责任等必须先要盘清。不盘清就谈不上盘活,而盘清就是一场问责革命。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无疑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涉及政绩观问题、权力问题、腐败问题。所以,不单纯是一个盘活财政资金的举措,而是一场硬碰硬的较真,尤其是对那些财政投资不当造成重大损失,要追究行政责任;对截留、挪用、贪污财政资金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走过场,遇到问题绕道走,不仅会导致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的重要举措落空,而且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的状态。

    盘活财政资金存量过程,还应当是反思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从体制上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得当,真正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确保财政资金惠及民生。这是盘活财政资金之要。

    唯有如此,才能让公民看到实实在在的盘活效果,真正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也就是说,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如果不是一场革命,其效果不免令人质疑。

美元在中国加息贻害无穷
财政预算报告:蓄意制造“看不懂”?
中美经济从“议题摩擦”到“规则摩擦”
吴仁宝身后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