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回归亚洲战略在美国内部、中国内部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引起了不少混乱

中美如何克服“战略不信任”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中美领导人的“庄园会晤”落幕不久,美国国家安全局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就在中国香港揭露美国政府监听和跟踪美国公民电话、电邮等电子通讯的“棱镜门”横空出世,加上之前美国高调推出“重返亚洲”的战略,都让中美关系显得扑朔迷离。

    6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聚焦新形势下中美大国关系,解析其未来走向及对整个亚太格局产生的微妙影响。

    “棱镜门”对中美关系影响有限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棱镜门”事件会对美国、对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金灿荣:“棱镜门”首先对美国形象是有打击的,这也是美国高官自己承认的。

    首先是道德层面的打击,美国老觉得自己是因特网的保护者,现在则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监守自盗,不仅监控了300多万美国公民,还监控其他国家,包括其盟友。现在国际上最不满意、火气最大的是德国,对美国很失望。

    其次对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系统也是一个打击,因为斯诺登是一个级别较低的官员,他竟然能掌握非常高级的机密,这说明美国在情报管理上是有问题的。

    第三个影响就是潜在威胁,如果斯诺登得不到惩罚,就会有仿效者,以后美国国家安全问题就更大。

    全世界都在观望美国如何解决“棱镜门”事件。我相信各国在这一事件之后,都会加大网络安全力度。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前一段热炒的大数据展示了其双刃剑的特性。技术进步是好事,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在一块,虚拟空间中有便利也有潜在的风险,这个事件之后,我想在政策层面、学术层面都会有很多反思。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棱镜门”事件中,中方的处理方式对中美关系有没有直接影响?

    金灿荣:“棱镜门”事件发生后,中国的处理方法是让斯诺登走了,没有把他拿在手上作为一个宣传工具,也没有把他还给美国,而是走了一个中间道路,这种处理在现有条件下对中国来讲是最佳的选择,是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又不伤及中美关系最好的办法,所以“棱镜门”事件目前的事态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6月初,习近平主席跟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之后,大家都认为中美关系好像跟以前不同了。您认为这次的庄园会对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是一个转折点?

    金灿荣:关于庄园会,国际上评价很多,我认为整体来讲双方都还是满意的,达到了双方各自的需求。中美建交40余年来,两国关系时好时坏,时进时退。这次元首会晤的安排表明,两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仍可以坐下来对话,寻求解决问题、超越分歧的办法,证明中美两国都拥有广泛的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而且与正式会晤相比,这种会晤省去了正式会晤时的繁琐程序,提高了磋商效率,两国元首将有充分时间了解对方的理念和思路;同时,这种安排对于培育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有裨益,有助于双方的沟通与磋商。但是中美关系问题非常多,绝不会因为这次首脑会晤就发生根本的改变。

    奥巴马第二任期内,

    对待中国手法更精致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会不会针对中美关系在政策方面做一些调整? 

    金灿荣: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已经有了微妙调整。

    在他第一任期时,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去看看2009年美国的媒体提到中国有两个词,一个是“G2”,一个是“中美国”,英文名字是“Chimerica”,可以翻译成“中美共同体”或“中华美利坚”。基于这个概念,奥巴马在2009年11月访问了中国,想拉中国,形成某种中美共治局面,以便使中国不断增强的力量不仅不挑战美国,反而为美国所用。但众所周知,中国断然拒绝了这种想法。因此,从2010年开始,美国选择了回归亚洲的战略,其中不乏防范中国的含义。

    由于回归亚洲战略在美国内部、中国内部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引起了不少混乱,导致中国周边出现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紧张,中国积极推进的亚洲合作战略遇到了一些麻烦。这是当前中美关系出现战略不信任的原因之一。从中国方面看,在过去4年,中国成功地应对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结果是中国的崛起加速了。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同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发电量超过美国。从而形成了美国老大、中国老二新的关系结构。 

    而奥巴马到了第二任期,对中国是坚持防范,但是在手法上要比第一任期希拉里的方法要微妙一些。希拉里讲话比较直白,她比较强势,另外在行动上也是采用军事手段,现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则手腕圆滑,起码态度上很温和,另外也有注意一些平衡,他继续坚持回归亚洲的同时,也注意和中国沟通,所以总体来看,奥巴马第二任期对中国的态度,手法上要比第一任期更精致一些。

    中美两极是合作的两极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回归亚洲的战略对中国将产生什么影响?

    金灿荣:从2010年开始,美国选择回归亚洲的战略,其中不乏防范中国的含义。美国回归亚洲,主要关注的对象还是中国,对与中国有矛盾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外部的资源,所以产生的影响是中国或多或少有一点疑虑,当然现在美国正在化解这个疑虑。第二个影响是对周边的国家提供一种姿态,尤其在过去3年,日本和印度对中国的态度要强硬一些,对抗性加强,此外近期中国周边海洋问题,应该跟美国有一些关系,整体来讲,这对中国的外交造成一定压力。

    《中国经济周刊》:欧洲在倒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让世界格局发生微妙的变化。您认为这种变化将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金灿荣:世界格局过去10年确实有很大的变化,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对世界GDP的贡献上有非常大的进步作用。而西方国家,除了美国经济有所回归之外,欧洲与日本持续低迷。因此,我认为从大国关系来讲,未来世界出现的格局是一个两极情况,是中美双雄的两极。当然,这个两极跟冷战两极不一样,冷战两极是对抗两极,中美这两极基本上是合作。

    因此,当前的中美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处在一个新的关节点上。其首要的背景是,中美现在是老二和老大的关系,未来是并立的局面。因为从结构层面看,中美两国在规模上都是超大型国家,不可能被击败,只能接受对方的存在。二是,中美两国在性质上都不是典型的民族国家,而是典型的文明型国家。三是,从力量结构看,中美都是全能冠军型国家,软硬力量兼备。再加上目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都是比较强的,深刻意识到中美关系对两国的长期意义,因此有坚强的政治意志推进两国关系。基于上述分析,尽管我们认识到未来中美关系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对未来关系的最终前景仍然可以抱有某种乐观的预期。

    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欧洲可被忽略”,全球权力谁执牛耳?
新兴国际组织改写全球权力格局
中国应成为全球治理的主动参与者
非洲两年内将成新兴市场“老大”
“印度也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印合壁才是世界经济新引擎”
中日经济共同体是东亚共同体的先决条件
世界经济重心为何东移亚洲
中美如何克服“战略不信任”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将成中美TPP谈判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