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卖“论”与卖艺

牛华勇 《 中国经济周刊 》(

    每一个卖论者都必须检讨,所卖之“论”是否能够代表社会的需求,迎合买方的需求曲线,否则将“论”强行推销便有可能是误人子弟。

    北外的一大特色是两个校园由地下通道连接。地下通道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每天都有各色人等在此处卖艺或行乞。这些人大体可分为三类:依靠别人的同情赚钱的行乞者、提供传统艺术的年长者、专攻现代艺术的年轻人。

    根据我的观察,这三类人的收益情况大不相同。行乞者的收益最少,半天都看不到有路人光顾他们的营生,基本属于低技术含量、粗放型经营;传统艺术虽然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可惜欣赏的人却越来越少,尤其在大学这样以年轻人为主的地方,更少有人问津,但其收益状况还是明显好于行乞者;以一把吉他、一副自我陶醉态度出现的新锐派艺术家则成为大家追捧的热门,他们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换取的是这个行当里最高的认同,不时有人驻足,换取的钞票也自然让同业眼红。

    从市场的角度看,现代艺术的市场定位自然是最好的:颓废反叛的形象、充满悲伤的曲调、旁若无人的表达,正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而过于渲染的行乞者和墨守成规的传统艺术已经不足以刺激路人的神经。按照市场竞争的传统理论,竞争可以自动调节行业之间的利润率,业者可以选择退出和进入来安排资本的去向。但在实际的竞争中,由于行业之间的进入壁垒,这一法则却并不太好使。如果不考虑市场准入的政府管制,技术和资产的专用性本身就已经导致了天然的进入壁垒——演奏二胡和吉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要逾越这一鸿沟需要大量的投入,况且,青春飞扬和放荡不羁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模仿的。此时,“传统产业”要实现伟大的复兴也便是一种奢谈,那些试图通过修修补补的改造维护传统产业地位的想法经常变成是浪费社会资源。在一个需求萎缩的市场上不断加大投入,是对稀缺资源的犯罪。

    大学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学阶段的四年时光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是极其宝贵的,如果在四年中,学校总是将各种过时的课程一股脑地塞给学生,对学生来讲,无异于是一种生命与金钱的浪费。在面临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时,他们的处境便如同地下通道中的二胡艺人,虽然自己付出了同样多的辛苦,但只能眼睁睁看着吉他手把钞票尽数收走而无能为力。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或者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转向有生命力的行业,或者逐渐向行乞者靠拢。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学者的任务是著书立说、诲人不倦,不管是哪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卖论为生”。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检讨的是,所卖之“论”是否能够代表社会的需求,迎合买方的需求曲线,否则将“论”强行推销便有可能是误人子弟。这是一个理论碰撞的年代,在经济管理学科,各种过时的论调更是充斥其间。偏偏有些人占据了权威的位置,用自己的过时之论阻挡科学的前进,以维护一己私利,在我看来,这种论调还是不卖为好。

    就如同那个钢筋水泥的通道中,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多元化和自由选择带来了通道的繁荣,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活动也大体是这样进行的。但是,在大学里,往往是占据主导权的理论供给方可以左右提供产品的内容,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并不大。如今之计就是放开卖论的市场,让不同的论者站到阳光下竞争,在消费与需求的博弈中决定理论的去向。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卖论为生”与“沿街卖艺”倒也没有什么差别,交易面前人人平等,区别在于一个是博取人的同情心,一个是迎合人的进取心,两者都在作为合理的东西而存在。作为论调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对学术和学生的虔诚之心、对工作深深的责任心便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且关乎自己和所从事的事业的未来命运。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卖“论”与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