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反面教材”好声音

詹国枢 《 中国经济周刊 》(

    谁也不会料到,《中国好声音》会成为当今中国最火爆的电视文娱节目!超高的收视率不但让浙江台突然间一花独放,傲视群雄,亦让央视在内的其他电视台目瞪口呆,望洋兴叹!略感遗憾的是,如此精彩的节目,并非国内原创。这档引自荷兰《The Voice》的节目,有些什么好创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呢?

    创意一,评委盲选。过去,电视台举办“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评委们全都是面对歌手,听其演唱。而“好声音”则反其道而行之,让评委背对选手,完全凭借声音决定取舍。这不但增强了评选的公正性,也因为悬念的设置活跃了现场气氛。每当四位评委仔细聆听歌手演唱,觉得似乎不错却又还有些犹豫,互相对望着,微笑着,最终下定决心,“砰”的一声拍下按钮,将椅子转到正面时,现场气氛也一下子升温到了顶点!

    创意二,选手反选。过去,选秀节目是评委选歌手,而“好声音”则来了个逆向思维,由歌手选导师。当评委转过椅子,对歌手演唱作出肯定后,主动权顿时由评委转到歌手手中。此时,歌手选谁作为自己导师,又成为现场一个新的悬念。四位评委眼巴巴盯住有天赋的歌手,不惜放下身架,做各种游说,甚至亲自上场表演,为自己“拉票”。当歌手最后说出“我选某某为导师”时,场上又会爆发出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创意三,导师培训。过去,选秀节目以层层筛选、最终决出前十、前三乃至冠军为目的,其选拔形式相应也是金字塔式的一级一级淘汰。而“好声音”则来了个山重水复,由四位评委转变身份,都当导师,对投奔自己门下的14位选手进行关门辅导培训。这对导师功力也是一大考验。当进入第二阶段,每个导师带着自己弟子再次登台演唱时,经过名师指点后的歌手,唱功确实大有长进,有的甚至有了脱胎换骨之感,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创意四,两两对决。过去,歌手选拔也有两两对决环节,但往往是各自选择一首自认为拿手的歌曲,你唱你的,我唱我的。而“好声音”则别出心裁地安排相互PK的两位选手,以对唱形式演绎同一首歌曲,同样的句子,你是这般处理,我则那样演唱,你有你的特质,我有我的嗓音。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把一首经过导师手把手调教指点的歌曲,演绎得美轮美奂,格外精彩,成为电视观众一大享受,此一节目一大亮点!

    创意五,媒体介入。过去,歌手选秀节目也会拉上别的媒体,让其通过介入而增强参与感。此番“好声音”更是将此方法用到极致。当14进4环节后,须由每位导师从4位弟子中选出一名进入总决赛,此时,导师手中100分变为100张选票,而台下99位来自全国各媒体的评委,每人手中亦有一票。每当翻牌计票时,各媒体的大名及其标志便一一从镜头前扫过,这就有意无意让这些媒体小小地露了一脸!如此手法,互利双赢,各媒体岂有不投桃报李,为“好声音”大肆宣传之理?

    当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多如牛毛,数不胜数,然大多水平不高,重复单调。《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能在千军万马中一骑绝尘,成为一抹亮色,根本原因在于其胜人一筹的节目创意。而这创意又来源于对电视娱乐节目整体功能、长处和短处的透彻了解,以及对广大电视观众收视心理的准确把握。这两项基本功,恰恰为我们所欠缺。中国电视人若要从“好声音”的创意中学点什么的话,从根子上学起而不仅仅把表皮照搬过来,当是最佳选择。

    詹国枢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www.ceweekly.cn/special/zhanguoshu

“反面教材”好声音